订阅号

反馈

顶部

万科、旭辉等房企,对地产行业做出了6个判断!
作者:凡文


地产行业,真的变天了。
这一年以来,三道红线、集中供地政策等各类新政密集出台。前段时间,监管部门针对三道红线又新增了三道补丁政策。
更可怕的是,今年不断有房企暴雷,不少规模房企也出现了资金问题。上周地产股票更是集体崩盘,搞得人心惶惶。
 
面对这么复杂的行业境况,很多房企以及地产人开始变得迷茫,对行业失去信心。那么,未来地产行业会向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又该如何积极调整来应对这种变化?
 
最近半年,万科、旭辉、阳光城等房企高管在不同场合分享了他们对行业趋势的看法,明源君帮大家做了归纳,把精华内容总结出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活下去”最重要
不要预测天气,不要赌政策
 
去年到今年,地产行业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以前还有房企探讨一个问题:政策什么时候会松绑?限价会不会取消?现在没人讨论这个问题了。
 
旭辉集团总裁林峰认为,这一轮调控有几个特点:按龙头、按苗头、按念头。龙头城市有城市带动的效应,打深圳打上海。按住苗头,房价、地价上涨的苗头。按念头,就是房价上涨的预期,只要你拍完地王,政府就找你座谈。
 
由此来看,房企一定要对政策有敬畏之心。政策调控其实是一个很核心的国策。政府调控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哪怕短期内方式不合适,没有达到目标,不代表会放弃目标,他只会放弃他的手段,重新达到他的目标,这是核心逻辑。


世联行联席董事长接受观点采访时表示,现在市场下,很多房企都很焦虑,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发展焦虑,一种是债务焦虑。其实无非就是不能按照原来的思路赚快钱了,慢一点走得更稳。对于债务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早点跟人家合作也挺好心态要调整过来。

前段时间,万科董事长郁亮在股东大会上表示,针对目前的市场环境,万科一直把握六个字:“不贪婪、不恐惧”。“不贪婪”是不要留恋过去的高利润时代,已经结束了,“不恐惧”则要以平常心对待当下的市场,天下没有做完的生意,只有没做好的生意。

早几天,他又在内部会议上要求:不预测天气,不堵政策。

确实,现在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了淘汰赛阶段,真正进入行业充分竞争时代。未来做地产开发会越来越难,但也不需要过于悲观,机会还有很多。

首开股份总经理赵龙节就表示,现在房地产市场只是回归理性,进入了有秩序的发展,这比以前不可预期的暴涨暴跌要好很多。
 
在林峰看来,行业目前来看进入长周期的红海,但红海也是海,房地产的体量去年是17万亿,这在国内一定是一个大行业。

事实上,除了增量市场,存量市场还有10万亿,还会越来越高。两者加起来达到30万亿,这是一个超级大的市场,就看房企有没有能力吃到。

郁亮则认为,未来房企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核心源于四大维度:其一、客户的需求,其二,城市发展的需求。其三、机会来自对存量价值的挖掘。其四,科技数字化释放的价值。坚持这四大模块,万科发展就能生生不息。

不能再一味冲规模
房地产公司对增长要合理预期


以前,一般是小房企暴雷,现在,大房企暴雷也越来越多,甚至连2000亿以上的规模房企资金铺排方面也出了问题。


有些人现在还心存侥幸,认为政府不会让大公司破产,一定会出手来救。否则体量大的公司产生连锁反应,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但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认为,房地产公司破产了,对社会影响最小,因为土地还在,只是拥有权变了。这一家破产,另一家收购了,土地还在,房子还在,员工也不需要辞退。
 
千万不要再天真地认为,政府不会让你破产。某一家大公司破产又怎么样,只要不是大规模的破产,就不会带来太多社会难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活下去才是最重要,不要老想着大干一场,动不动就冲千亿。

阳光控股执行董事、阳光城集团执行副总裁吴建斌指出,未来房企能不能存活主要看两件事情一是经营现金流是不是能保持正常的流动,另外就是你拿到的项目能不能创造高于融资成本的价值,或者叫利润。


现在规模在500~3000亿的房企现金流压力非常大一边是融资现金流受到了严控,另一边经营现金流又没有,实际上正现金流的公司是越来越少,因为现在拿到的地,特别是近年拿到的地几乎没有利润,没有利润的时候哪有正现金流。


当代置业总裁张鹏对观点表示, 高杠杆冲规模这种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过去动不动就喊出
40%、30%的增长,现在没人敢这样喊了。现在房企都很低调,给自己一条活路。比如当代给自己定的增速是15%左右,这样相对安全。
  
不要盲目扩张
做好城市深耕,提升市占率
 
今年受到集中供地影响,市场恐慌情绪严重,有些房企在热门城市冲动拿地,付出很大代价去拿高价地,有些房企在热门城市抢不到地,就跑到三四线去拿地。

但其实我们反复强调过,以前地产行业有较高利润,存在一定容错空间,反正可以用时间换空间。但现在拿错一块地,很可能会把一个房企拖垮。

郁亮就要求万科下半年要收紧投资。他认为万科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手里没货,而是消化不良,销售去化太慢,比如公司销售额连续三年都停留在六千多亿。年初定下的去库存任务,连续两年没完成,而当年新增的长期库存,甚至比去化还要多。所以下半年最重要的是加快去库存。

万科集团很早就提出各区域要提高市场占有率,最好能做到当地前三,但很多城市都没达到。所以,万科未来的重点不是拓展新城市,而是深耕原有市场。

具体到城市布局,张鹏坚信未来地产会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因为一线城市会形成垄断。而且一线城市动辄几十上百亿的竞争,中小房企不具备优势,因此应将重心放在深耕二线城市,甚至是三四线城市。

很多人对三四线城市存在偏见,实际上三四线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比如他们在武汉周边城市的布局,像仙桃、天门、监利、洪湖,还有江西抚州,这些城市做得都很不错,毛利能到25%-30%当然,前提是要进入对的城市。


为了降低风险,他们每次看好一个新市场,都会先派代建团队进去做几个项目,把市场摸透,再判断要不要进去,怎么进去。

单打独斗很难了
房企要尽快打造出合作品牌
 
现在,房企头上的金箍圈越来越紧,地产开发开启了困难模式,单打独斗很难玩了。
未来要活得更好,合作是其中一条出路,惟有合作才能迎接挑战。所以房企要尽快孵化战略合作关系,树立行业口碑。


现在地产行业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股权、土地资源、资金,包括联合参拍、合资合作开发、小股操盘、城市更新、代建代管等等。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通过项目价值挖掘或者能力挖掘,跟竞争对手或者伙伴建立合作,自身的优势和条件是什么,对方的优势和条件是什么,大家拿出来充分针对优势实现规模和利润的双赢。
 
很多房企合作一次,中间闹了点不愉快,就说再也不要合作了,这种想法比较幼稚。想深一层,其实每个企业的经营理念,操盘方式,对项目的理解,一定有差异,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矛盾,但是只要基于项目利益为重,很多合作都可以推进。


其实,除了常规的住宅开发,很多业务都可以以合作形式开展。金科集团副总裁兼创新研究院院长方明富就表示,金科光是代建都有五种合作模式,包括商业代建、政府代建、资本代建、整合式代建和咨询服务。


比如资本代建对于有资金实力的房企是很好的选择。很多小房企拿了个项目过了很多年,已经没有融资的条件或者平台了,这样你可以通过出资操盘代建的形式帮他撬动项目,项目本身和企业本身的融资能力就可能得到激发。而且你投进去的自有资金,还可以向他们收取一定的成本。


现在很多房企合作都不仅仅停留在项目层面了,慢慢上升到城市更新和合作代建,甚至是战略合作。通过和政府、企业、机构实现更紧密更长远更优先的战略合作,可以实现共同的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双赢目标。
 
客户需求变了
只有单一住宅开发能力的房企很危险
 
这两年,很多房企都提出要提升产品力,于是很多项目在景观、立面和智能化等方面去下功夫,不断给产品做加法,但最终项目还是卖不动。明明投入了很多成本,为什么客户不买单?
 
核心问题在于很多项目离客户太远,根本不懂客户需求。


很多房企提客户导向,其实并没有真正转换成行动,更多还是买地导向,以及完成上级给的考核指标的导向。


万科就曾经做过调研发现,以前客户买房很看重户型,但现在客户对社区商业配套要求反而更高了。他们对家的外延需求正在扩大。

很多客户期望的生活方式,是1公里范围内解决所有问题:小区内可以跑步健身,学校步行就能到,孩子放学了直接去楼下上兴趣班,孩子上兴趣班时家长可以去逛超市或者回家做饭,想看书了旁边就有书店,等等。
 
但是,要满足客户这些需求,就要求房企必须具备打造住区、商业、办公、 学校等多场景的综合能力。


未来单一住宅开发商没有太大竞争力了,你不但要懂住宅开发,还要懂商业、懂运营、懂产业等等,这样未来才能更有竞争力。

要把交房当做最重要的事情来干
下半年可能会有更多房企暴雷
 
除了产品要创新升级,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外,还有一件事情房企必须重视起来,那就是交房问题。现在客户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手段越来越高明,甚至有项目在建设阶段,就被业主通过无人机拍照取证维权。

客户为什么维权?有些房企解读是因为房价没涨,他们要闹事捞点好处。不排除有这样的人存在,但更多时候是不是产品真的没做好,为了控成本,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早在两年前,陈凯就讲过,房企未来要把交房当一个最大的事来干,某种意义上交房比销售更重要,而且更难。很多项目总以为项目卖完就可以升职了,早着呢,一定要重视交房。未来最好引进客服的管理层,把交房做起来,把客服满意度提起来。
 
郁亮判断,下半年政府以更公开透明的方式监管市场,客户端爆发群诉概率将大幅提升。

事实上,要降低客诉,提高客户满意度,本质还是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好。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大部分房企做产品都是经营导向,而不是品质导向。当项目成本超了,第一反应就是降本减配,2000元标准的精装修,可能做下来只有800。
还有的公司为了降成本,原本100根桩打80根,客户看不出来,但却会存在很大的隐患。

现在万科就正在努力提升产品和服务。据说现在万科每个月都和大家讨论的需求和痛点。比如去年他们开始推动“交房即办证”,以前客户收房往往一年才能拿房产证,现在是一交房就能办证。即便是小小的改变,但也会提升客户对公司的认可度。


张鹏表示,以后地产行业考核标准会调整,一定不仅仅是考核投资额、回款额、利润额、结转的营收,而应该是客户的满意度。国家现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就是回归到制造业,就是客户满意度、对产品的认知。


除了踏实做好产品,房企也应该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
比如遇到客户群诉,马上启动内部应急体系,让群诉事件及时得到解决。首先,建立分级管控机制,什么事该马上捅到董事长那,什么事不该往上汇报,都要有清晰的标准。否则重大事件延误了战机就很难收场了;其次,要有预先的应对措施,任何一个群诉在法律层面上的底线是怎么样的,如何统一对外口径,需要有应对的措施,因为不小心说错一个字都会出问题。
 

推荐关注
明源地产研究院
扫一扫,了解更多详情
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
关注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