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号

反馈

顶部

地产人年后跳槽,首选这样的房企
作者:文涌

经历了“最惨”的2022年,现在想要求职的地产人表现地比较踌躇。他们一边海投着简历,希望尽快找到下家重回正轨;另一方面又对未来东家的命运怀有担忧,不知道下一份工作又能干多久……

今天明源君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准备跳槽的地产人,今年去哪里做事会相对比较稳妥?新行情下,又该如何考察和评估所应聘的房企呢?

规模可以不大,但平台要稳

今年地产人找东家,首先要丢掉的就是排行榜滤镜。TOP几、是不是百强这些指标,已不能直接说明一家房企是否值得加入。

相反地,有些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战略稳健、步履踏实的低调房企,很有可能是“规模大跃进”时代的遗珠,值得多加关注。

一、警惕重扩张、发展目标激进的公司

在如今的行情下,房企的总体发展战略、掌舵人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其接下来三到五年的生存状况。

如果一家房企现在的发展战略,还是诸如“x年10倍”、“x年进前十”、“x年必上市”这种重扩张或目标激进的方向,那地产人最好谨慎对待。

在现有的监管条件下,房企在开发板块实现迅速扩张或多倍增长的路径,基本上已经全部关闭。

如果应聘公司在介绍整体战略时,仍然围绕着规模增长来讲,但又没有多元业务提供支撑,那只能说明其战略部署不现实。老板也大概率是只懂冒进的赌徒,或不切实际的空想家。

二、谨慎考察应聘公司的财务状况

应聘房企的财务状况,也是需要每位地产人多加关注的要素。红、黄档房企自不必说,即使是绿档房企,也要提防假绿档。

还有许多未上市的中小规模房企,很难评估其财务状况是否稳定,那就必须更谨慎地评估。

可以分析其土储的情况,看看这家房企的储备项目质量如何,在关键时刻能否快速回笼现金为公司输血。

也可以在当地从业圈子内深入打听一番,考察看看这家公司是否有过拖欠员工工资、拖欠供应商款项的问题。如果有这类问题存在,很可能现金流有大问题,最好避开。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的,就是那些拥有“地王”情结的房企。

在一线或新一线城市中,土地的价格越来越高昂,以致于现在出现在土拍市场的,大多是联合体或实力国央企。

而近年还在坚持独立拿地,且出手阔气、专拿地王的民企,资金压力是巨大的。对待这类房企,地产人务必要谨慎观察其后续的开发状况。

这几年民营房企拿了地王,却没钱、没能力开发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对于那些不理智、逻辑不清晰的拿地行为,从业者一定要保持警惕。


土储可以不多,但质量要好

过去地产人出去面试,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这家公司的土储规模怎么样。

如果项目储备多,表示以后不会缺活儿干,可以在这里做好多年。项目储备少,则意味着自己可能一个项目做完,就又得出去找工作……

但现在仅看项目数量这个指标,已经不够全面。

过去这年陆续暴雷的房企,土储规模还不够大吗?但在关键时刻能回款救急、能被资方看中实现回血的好项目,显然不够多,没能及时解决公司的资金问题。

这也给所有从业者敲了一个警钟。比起数量来说,土储的质量、项目的布局逻辑、拿地的模式等等,才是更关键的评估要素。

一、高风险项目储备数量要可控

有些房企看似土储规模非常大,动辄布局全国、遍地开花什么的。但地产人需要仔细考察其项目储备的具体状况,包括城市、地段、土地性质、业态指标等等。

如有以下三种情况,那么地产人就需要特别谨慎地考虑这份offer:
1、 土储大部分位于欠发达城市,或二三线城市的远郊。而真正位于优质城市和优质地段的好项目,占比极少甚至不足2成的。
2、 土储结构中,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纯商业用地等回现难度较高、销售条件监管严格的项目类型,是占主导地位的。
3、 观察其过往操盘项目,普遍销售回款速度较慢、销售端推进艰难的。

如果出现以上任意一种情况,那么地产人就有理由怀疑,这家房企的土储结构中是存在大量风险的,可能只是“虚胖”。

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进一步考察房企其他方面的能力,才能确定是否值得信赖,包括融资能力、多元化操盘能力等等。

因为土储质量不够高,就必须有其他方面的优势来弥补,将疑难排除,甚至转化为价值。否则土储越大,就越容易成为企业危急时的负累。

二、多元化拿地能力要强

集中供地政策已正式实施了两年,为了应对在公开市场拿地的困境与不确定性,许多房企已将多元化拿地的培植,提升到了集团战略层面。

未来地产人考察下家不仅要看土储量,还要看其拿地模式是怎样的。如果拿地渠道过于单一,那平台的发展迟早会遇到瓶颈。

在多元化拿地方面,某大型国企已形成TOD、城市更新、“住宅+配建”、国企合作、收并购、产业勾地和公开市场竞拍为主导的增储模式。

像这类掌握了多元化拿地手段的房企,可持续发展能力绝对是出类拔萃的,抗政策风险能力也一定更强。

三、土储布局逻辑清晰,形成聚焦优势

有些房企的储备项目涉足全国各省、遍地开花,但细究其布局思路却发现是七零八落、毫无逻辑,项目质量也不高。

相比之下,那些聚焦优质城市群,持续做区域深耕的房企,布局逻辑显得更加清晰理智,项目质量也更优。

典型的房企包括滨江、星河等,他们并不追求到全国开展散点式布局,而是采取以发达城市群为圆心,谨慎外扩、稳步拓展的布局策略。这么做的好处很多:

比如区域深耕能够形成局部地区的规模效应,高效整合与调度资源;
优质城市群的集中土储,也有更强的抗风险、回现能力;
而且能以更快的速度,在区域内建立稳固的品牌声誉,并稳步向外扩散。

虽然区域深耕型公司在规模上不如头部房企,但在高质量发展时代,他们将会显现出碾压性的优势。

名气可以不大,但要有坚固的护城河

这一年许多地产人发现了一件事:有些名气很大、甚至称得上是行业金字招牌的房企,其实并没有什么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潮水褪去后,他们确实是在裸泳……

而那些名气不大但拥有坚固护城河的房企,在淡市下依然能持续为自己造血。

这些房企拥有自发热能力,在寒冬中也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地产人的好去处。

一、产品力护城河

2023年,房企之间的竞争将逐渐回归原点,即如何做好产品、为客户提供好房子。

而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早早将产品力作为第一竞争力打造的房企,一定会领先行业、活得更好。

如今业内公认产品力强的口碑王者,包括仁恒、滨江等。但在许多一线或新一线城市中,也有一些口碑很好的本土房企,土储扎实、注重产品与声誉,也值得地产人关注。

另外,近几年还有不少头部房企,在产品力塑造这方面全力追赶。

他们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产品研发体系和迭代经验,并且未来也有足够的实力,对产品研发版块作持续性的投入。

这些注重产品打磨的房企,会是地产人的好去处。因为注重产品力,也就意味着尊重专业。

比起那些管理华而不实、内斗成风、考核五花八门的公司,去一家关注于研究客户需求、花精力打磨产品的房企,对个体的职业发展绝对是好事。

二、资源护城河

这两年很多大型房企过得很艰难,但一些地方性小房企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就在于,这些房企虽然规模下、没名气,但是在本地拥有无法替代的资源护城河。

这其中包括旧村管理班子人脉、本土报批报建人脉、专业的本土旧改谈判团队等等……

比起做净地项目,城市更新对“资源”的要求要高得多。一些龙头房企都拿不下来、做不下去的项目,本土房企却做得风生水起。

这就是因为他们的资源储备,全方位匹配了城市更新项目的特性。在华南区域,一些本土房企老板仅依靠自己的资源实力,就足以锁定五到八年的开发量。

即使小型房企的资金实力、融资能力不是很高,但以其手中掌握的旧改资源来看,在与任何头部房企的合作谈判中,都未必会落下风。

以后地产人找下家,确实没有必要盯着名气大的头部玩家去。最“壕”最稳的公司,也许就在你身边。

让我加班可以,但强制跟投不行

强制跟投、强制购买公司理财、强制背销售KPI……

如果不是这两年的动荡,恐怕许多人还不知道,给员工下达如此不合理甚至不合法要求的房企,原来这么普遍!

一些房企甚至把这些强制要求,与员工的升职加薪挂钩,不少地产人深受其害,但当下就选择离开的地产人是少数。

多数人因为当时自己公司发展还很好,为了保住工作只能乖乖掏钱。直到公司出现危机,无法向员工兑付理财或交房了,才大呼受害!

这其中不乏中高管群体,还有加杠杆去买公司理财的,或拉了亲朋好友来买房的。明源君真无法想象,这个年他们要怎么过。

教训在前,现在求职的地产人对任何强制员工出钱的要求,都极其敏感。大家都是打工人,付出时间和精力在所不辞,但公司反过来要从员工口袋里掏钱,那简直就是离谱。

老刘前两个月就遇到了自己公司向员工伸手要钱的情况,开口就是20万、30万起步。

他当下就选择离职,然后给明源君吐槽说:“开玩笑?!这么个搞法,岂不是我一年辛辛苦苦挣来的工资,全给你一次性吐出来?!”

行业内已经没有大而不倒的传说了,更不可能有那种把钱交给公司就稳赚不赔的好事。

相反地,如果一家公司都到了需要跟员工伸手要钱的地步,危急程度可想而知。对此,无论你是不是地产老司机,都必须要高度警惕。

推荐关注
明源地产研究院
扫一扫,了解更多详情
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
关注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