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号

反馈

顶部

万科、华润、金茂,发现了新机会!
作者:夏凯、杨少文


社会、经济环境大变局,驱动地产全面转型。无论是万科、华润、金茂等头部企业,还是很多的地方城投公司,都在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将战略重心转向城市开发运营与服务,从地产视角转向城市视角。甚至不少企业改名,在企业名称中加入“城市开发与运营”等字眼的企业比比皆是。


比如万科,2012年就将战略从纯住宅专业开发商转变为城市建设与服务商,2023年5月底以来,郁亮更是三天走访东北三座城,明确表示万科将与这些地方拓展合作领域,更好融入城市发展大局,做好“城市建设服务商”,助力东北振兴。华润2023年3月发布了“为更好的城市”年度品牌主张,重塑品牌战略,助力城市全面高质量发展。金茂在2022年报中明确指出,坚持“以城聚人、以城促产”的城市演进规律,推动城市功能升级与产业升级,助力政府打造城市新核心。


不难看到,从地产开发到城市发展,很多企业迎来战略转型与升级。归根结底,单是企业挣钱的时代过去了,企业必须承担起更多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责任。而在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洞察和把握城市和行业发展的大势。


那么,未来城市发展及地产行业将呈现哪些趋势性的变化?明源君提炼总结了行业八大趋势,探析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和背后的新机遇,接下来我们分别展开来谈谈。



城市、片区分化加剧,

核心片区住房仍短缺


“分化”,是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最大特征,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地段,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房价都在加速分化。


人随产业走,大城市坐拥优质产业资源,规模经济效益显著,人口一定会持续往大城市集中,这是规律使然。此外,中国经济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主导转型,而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竞争力的生产型服务业,会进一步集聚到中心城区,未来人口还会进一步向大城市的中心城区集中。


数据显示,一些总体人口减少的省份,其省会城市的人口却是正增长的。比如辽宁省2022年常住人口减少了32.4万人,但沈阳的常住人口却同比增长了2.9万人。


很多中西部省市也呈现类似的特点。比如长沙2022年常住人口增长了18.1万人,成都2022年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100万,直逼北京。


细分到城市片区,人口集中的趋势也非常明显,比如哈尔滨的城市总人口是减少的,而中心城区人口是正增长的。


所以,从分化的视角来讲,不要总是谈中国的房子已经过剩,而应该说结构性短缺。人口不断流出的地区,房子不仅过剩,甚至可能成为废品;但人口大量流入的城市或片区,住房仍然是短缺的。



企业做价值链重新抉择,

未来或出现房地产基金巨头


除了城市片区分化,企业也在分化裂变。以前,房地产从投资、开发到运营,基本是开发商一家通吃,自投、自建、自营。现在,投资、开发、运营在加速分离:


投资环节,以房地产基金和险资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开始通过合资的方式主导开发;开发环节,已经有投资商或者金融资本成为大股东,而以前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商成了代建的小股东;运营环节,专注某个细分领域或专业赛道,通过受托管理的方式成为专业的运营商。


对企业而言,就要做价值链的重新选择。当然,头部的房地产商仍然可以通吃整个产业链,部分开发商将集中资源做自己擅长的领域,转型成为专业运营商,但更多的中小开发商或将成为房地产基金的小股东。


未来,房地产基金市场也将趋向细分化、专业化,专家预测,房地产基金公司将加速整合,小的玩家会逐渐消失,未来5-10年或将出现大的房地产基金巨头。



地随人走,

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迎来新机遇


过去,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两个显著的不平衡,带来供需错配,导致商住用地价格飞涨,核心城市房价居高不下。


其一,供地类型的不平衡。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一方面低价供应大量工业用地,推动地方招商引资,然而,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入驻哪有那么简单?结果是三四线城市大量的产业新城空心化;另一方面,限制商住用地供给,抬高地价,结果是核心城市土地供不应求,房价快速上涨,带动地价进一步上涨。数据显示,工业用地价格极低,这么多年来几乎没变,商业用地价格增长了4.6倍,住宅用地价格更是增长了7.4倍。


其二,供地区域的不平衡。在区域均衡发展的导向下,超大城市人口规模是被限制的,对应的建设用地指标也被严格限制,导致一线城市供地紧张,房价上涨压力大。我们统计了一组数据,典型城市土地供应规划建面与常住人口数量的比值,可以看到,北京这一比值在0.5左右,意味着土地严重供不应求,这也导致地价居高不下,地价、房价两条曲线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而像荆州,这个比值几乎是北京的10倍,供给严重过剩。这样的不平衡,也导致一二线、三四线房价的差距越来越大。



对于这些弊端,国家也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层面做出渐进式改革。比如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城市试点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让农村集体用地也能参与流转,实现“人地挂钩”,让用地指标可以跟着人口流动。


户籍制度方面,虽然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5.2%,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只有百分之四十几。近年来国家也在大力推进人的城镇化,多地取消或放宽落户限制,并要求合理安排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保障进城落户人口的用地需求。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如今国家在大力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未来,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城市群、都市圈,将以更具生产效率、更节约土地和能源的优势,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可以想见,不远的将来,核心城市群或都市圈的户籍人口和供地都将进一步增长,不仅为企业带来新的地产开发机会,更会带来城市综合开发、片区开发的新机遇。 


当然,土地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都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层次问题,改革的难度也相当大,还需较长时间真正得到改善。



土地财政拐点来临,

房地产税试点或提速


多年来我国大多数城市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奇高,这个不用多说。现在,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各地的土地出让收入都在大幅下滑,土地财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局。显然,随着房地产大开发时代的落幕,土地财政已经面临拐点时刻,地方政府需要寻找新的财政来源。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从“地产+基建”到“科技+产业”的转型,背后需要税收和财政体制的整体转变。目前我国还缺乏属于地方的主体税种,以往依托税收之外的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模式难以为继,要扩大民生支出,需要改革税制,使税收向地方倾斜,目前讨论的热点方向就是房地产税。


当然,房地产税的征收要真正落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多的争议,所以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在推与不推的边缘疯狂试探,但长期一定是趋势。总的来说,房地产税推出的时点、具体的方案选择,都要以避免房地产硬着陆为前提。



改善需求激增,

一线城市仍面临稀缺


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的人口结构逐步呈倒金字塔形,也就是顶层老龄人口持续增加,而基层幼龄人口越来越少。尤其是1962-1973年中国婴儿潮一代,这10年之间全国出生人口近2.6亿,现在这一波人口已经步入中老年,而这些人群对住房的需求,也已经从刚需转变为了改善型需求。


所以,人口结构的变化,并不代表住房需求就消失了,虽然刚需减少了,但改善型需求却此消彼长,房地产仍有新的机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各面积段住宅成交占比中,120平米以上的占比明显增加,改善客户110-140平米四房成交占比提高了20.3%,豪宅客户140平米以上成交占比提高了34.3%。


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成交面积段都呈现出大型化趋势,杭州、合肥、西安、成都主力面积段都集中在100-120平、120-140平,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核心地段更是面临改善型产品稀缺的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说到底是为了人民的安康和幸福,住房无疑是人民幸福感的关键指标,老百姓的居住需求从过去的“有房住”转向现在的“住好房”,对居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房企而言,应顺应这一发展主线的转变,抓住其中的新机遇。



住房供给优化,

从商品房独大走向三轨制


中国住房市场的核心问题,说到底不是高房价问题,而是高房价下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问题,如何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才是关键。


多年来常抓不懈的房住不炒,强调的就是让房子真正回归居住属性,这一点从目前来看已经基本做到了,但市场上总归有一部分人还是买不起房,怎么办?根本上还是要完善住房供给体系。无论是房地产业的定位,还是政府职能,都要向“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双重职能并重转变,建立销售和租赁两个市场,让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


基于中国住房市场潜在需求巨大但购买力不足的国情,借鉴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经验,有专家学者提出逐步构建“三轨制”住房保障体系,所谓三轨制:高端靠市场,即商品房,全面提升住宅产品品质和配套服务;中端共成长,长租房+共有产权房,构成共同成长市场;基本有保障,即保障性住房,比如公租房、保租房等。


共有产权房和长租房近年来是热点,前者,政府与购房人按份共有产权,可以有效提升购房者实际购买能力;后者,由政府主导,政府/投资者拥有产权,可以通过不同产品标准,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并且只租不售,通过REITs从资本市场退出,不会对原有商品房市场价格造成直接冲击,既能保障量的供应,又能保障市场稳定。


比如深圳市,2023年1月在住房供给体系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其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从旧的“4+2+2+2”向新的“三位一体(公租房+保租房+共有产权房)”模式过渡,取消了原来的安居房、人才房,新增了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并明确了对应的用地供应方式和相应的配套地价标准。



城市更新——存量时代的新主场


根据国际经验,当城镇化率大于70%以后,进入深度城市化阶段,人口布局出现郊区化趋势后,又开始向中心城区集聚,城市的核心区域蕴藏巨大的城市更新机会。将我国的城镇化率数据打开来看,全国8省市城镇化率均已突破70%大关,珠三角核心六市更是达到了85%以上。



在一系列国家政策加持下,城市更新更是成为黄金大赛道。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推进老旧楼宇改造等。2021年11月,住建部颁布文件决定在北京、苏州、南昌等21个城市(区)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


2023年3月广州推出的“做地”新模式,对城更项目进行一二级分离,明确全资国企为做地主体,其中一种为市级做地主体,具体包括越秀集团、广州建筑、广州地铁、广州城投、广州交投、珠实集团、机场建设集团等全资国企;民营企业不能参与前期的一级土地整理,其在土地完成收储后招拍挂阶段要拿到项目将更加困难。


如此看来,未来这类城市的城更赛道将以国央企为绝对主导。做地新政出台后,2023年6月越秀地产将介入广州葵蓬村巨无霸旧改项目,这个项目此前万科、保利都曾入局,却都因各种原因不了了之,越秀此次再度接手无疑是胜券在握。


提到广州城市更新,还不得不提到保利发展,其打造的广州琶洲村城市更新项目,是行业的标杆范本,打造了城更的“琶洲模式”,琶洲村摇身一变,成为了广州集商业、金融与办公为一体的新的区域CBD,更是吸引了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头部企业的入驻。


2023年2月,广州市政府公布了《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提出广州未来15年计划进行城市更新约300平方公里,改造项目297个,规模和强度都将远胜以往,这对越秀、保利等国央企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机会。当然,城市更新项目开发周期长、需要协调的相关利益复杂,挑战不小,对房企的综合开发能力是一种考验。



内容经营为王,

全面转型“生产服务型”地产


随着房地产行业开发属性减弱,金融属性和资产管理属性逐步加强,房地产将全面转型“生产服务型”地产,“地产+”模式将成为主导。除了与地产密切相关的商业、酒店、写字楼、长租公寓外,还包括康养、物流,甚至智能家居、社区金融等等,这些新的与生产服务密切相关的“地产+”领域,将为房地产企业转型打开新的市场。


相应的,未来企业的战略能力,是对土地的内容经营能力。房企未来的增长,将从土地资源变现,转变为依托“地产+”经营资产实现增值、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围绕着“地产+”领域的投资管理,将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下一个风口。


而能否彻底从土地开发向资产管理转型,打造资产运营、资本运营等核心能力,将成为企业拉开差距的重要分水岭。企业如何通过业务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在新兴细分市场抢占阵地,将决定未来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格局。


转型生产服务型地产,打法和核心能力模型与过去完全不同。比如产业选择上,产业也有很多坑,企业需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合理选择恰当的产业切入,在原有基础上做相关加法和衍生,并打通可能发生协同的多元业务;比如组织人才上,打造更敏捷的团队、更灵活的考核激励体系,构建具备再创业意愿的人才体系,以及共创、共担的文化基因。此外,端到端的资产管理能力、挖掘客户价值的能力,以及外部战略合作能力,都将是企业的必备能力。


无论经济、社会环境如何变幻,每个企业、每个人只有去主动拥抱变化,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发现危机背后的新机遇,把握趋势性机会,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推荐关注
明源地产研究院
扫一扫,了解更多详情
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
关注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