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号

反馈

顶部

不同房企的命运,早已注定
作者:凌峰

1984年春节前,一位老人早早就离开了北京,专列在南方绕了一圈之后于1月24日12时6分抵达深圳。

当天下午4时50分,这位老人登上了刚建成不久的罗湖国际商业大厦22层的顶楼天台,眺望远处的罗湖新城——60多幢18层以上的高楼正在以「三五天一层」的速度快速生长……

这时,一个年轻人恰好骑着自行车途经楼下,看到很多警车、警察和聚集的人群。
他后来回忆说:「我好像感到干大事情的时候到了。」

1949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实行公房政策,「一条腿走路」的制度跟不上城市发展需求,到了1978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反而低于1949年。

解决住房问题刻不容缓。1978年各地纷纷成立住建办,负责协调住宅建设和统筹使用各类建房资金。

1984年10月,当时主管房地产业的中央机构明确规定房地产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房地产公司从政企不分过渡到企业化。

这一年被坊间称为「中国公司元年」,招商地产、保利地产、万科、浙江广厦、华发股份以及联想、海尔等诸多知名公司均诞生于这一年。

而领改革风气之先的广州,早在前一年就将「广州市住宅建设办公室」改制为「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越秀地产的前身,以下统称「越秀地产」),这是广州首家同时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房地产企业之一。



穿越之后,我靠投资房产成了亿万富豪,这是穿越剧里的剧情。现实是,中国第一代商品房1平米也要普通工人1年多的工资。

1977年广州市人口514万,但1985年已经到了710万(含市辖县)。老城区高度饱和,城市发展受限,急需扩容。

自广州建城以来,其城市发展重心均在珠江北岸的荔湾、越秀一带,历来有「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的说法,要改变这一观念,南拓城市发展空间,一次大手笔的开发势在必行。

海珠区的江南新村一带成为了南拓的目标。这也是越秀地产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项目拟征地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一次性解决7万人住房需求。

这是广州乃至全国第一个按「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配套、统一管理」要求开发的大型居住小区,极大提升了江南新村的居住氛围,这种统筹规划的开发模式被后来的开发商争相效仿。

江南新村的建设对广州城市空间布局意义极其重大,直接推动了从广州「河北」到「河南」的第一波迁移潮,带动了整个江南西商圈的腾飞。

此后,越秀地产的投资布局,均遵循着建设江南新村的逻辑——引领城市/板块发展。

例如,在2021年广州市明确提出大学城一江两岸占地约73平方公里的全新战略定位。越秀地产立刻开足马力推出越秀·大学城·和樾府等4大新盘,一二期一起形成越秀7子的恢弘布局,将广州带入国际人文住区时代。

这种前瞻战略布局,为越秀地产带来了丰厚回报:越秀·和樾府、琶洲南TOD和琶洲·樾等,一个个都成了爆款。

琶洲的发展远景被琶洲南TOD和琶洲·樾验证之后,去年拍卖的琶洲西区AH040331地块引发了激烈争夺,最后成交楼面价达75670元/平方米,成为广州全市首宗楼面价突破7万/平方米的地块,若扣除配建该地块可售楼面价约8.5万/平方米,更是跃居全国楼面价TOP5!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这样与时代共呼吸与城市共生增长的例子,越秀地产还有很多。以至于业界流传:越秀开发到哪里,广州城市的发展就走到哪里。

这让其全国布局之路走得十分顺畅,毕竟谁不喜欢帮自己塑造城市封面,提升区域价值的企业呢?去年,越秀地产其他地区的合同销售金额已和大湾区不相上下。


江南新村还诞生了国内第一批商品房,推动了住宅商品化的进程。当时,公司完成指标后还多出一些产品,有人建议拿到市场上试销(当时在国内没有先例)。

当年工人的月工资才40多元,江南新村的商品房卖五六百元一平米,即便如此,依然有大量购房心切的居民手持户口本通宵排队,每推出一批商品房,销售中心都要拉紧铁闸。




如果说,江南新村让越秀地产初尝了「商品房」的甜头,那么,「二沙岛」建设则赋予了其国际化和豪宅的标签。

1983年的广州共有华侨、港澳同胞亲属132.7万人,仅市区内就44万人,住房供求矛盾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广州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中轴线形象也急需提升。

于是,位于中心城区129.6公顷的二沙岛被列入了广州市「七五」计划的重点项目,计划将其建成「具有国际标准的高级住宅和科学文化中心区。」

为了实现对二沙岛的高标准开发,越秀地产打破常规,在规划、设计乃至资金利用上全面与国际接轨。

当规划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国际环境风云突变,越秀地产与法国企业的合作被迫中止。彼时国内正进行经济整顿,银根收紧,融资举步维艰,资金成了大问题。

越秀地产决定在自主开发的基础上引入外资。第一家引入的外资是香港新世界集团,紧接着香港金亚等香港公司也陆续参与到二沙岛开发中。

此后,越秀地产组建越秀房托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05年),引入广州地铁成为战略股东(2019年)……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此时已经初见端倪了……2023年,其加权借贷成本仅3.82%。

在新世界别墅区开建时,由越秀地产自行开发的二沙岛云影花园、宏城花园也陆续开工,并很快落成销售。

曾负责二沙岛云影花园等多个别墅片区销售的贺雪慧回忆,当时云影花园每平方米均价在2.2万-2.4万元,定金都要收5万元,一个普通销售人员,手工点算两三百万元的现钞是很常见的事。

二沙岛是中国第一个被打造出来的纯富人区,时至今日,二沙岛别墅仍然是广州顶级豪宅界中无可超越的标杆。越秀地产由此开启的城央岛居豪宅时代的标签,成了其销售业绩的有力保障。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但越秀地产凭借其引领时代的豪宅作品大杀四方。

套均2000万以上的豪宅越秀琶洲南TOD,2022年全年卖了150亿元,去年又卖了166.3亿元,位列全国第2;

均价12-15万/平米的琶洲·樾,2023年开盘半年就实现清盘,荣登广州2000万以上豪宅网签金额第二;

越秀·和樾府逆势热销,以30.43亿元位列2023年度南京房地产销售龙虎榜住宅成交金额TOP2;

……

热销的秘诀,就是作品引领时代:

理念领先。产品领先的前提是理念领先。在琶洲南TOD项目,越秀就一反惯常做法,回归生活的本质,参考互联网思维,立足用户需求,双向输入,及时迭代,以共创的方式打造定制级新派豪宅。用互联网共创思维做豪宅产品,体现了新派豪宅创作思路与众不同,在认知上相当于降维打击。

维度领先。越秀地产卖的不是产品,而是生活方式。当其他房企宣传自己项目的旁边有公园时,越秀地产为了给业主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在公园里种房子比如天河和樾府容积率约3.65,总占地约4.6万㎡却打造了建面约1.5万㎡的园林,这在一线城市优质地段的项目是非常罕见的。

细节领先。华发越秀·和樾府做了3000+组调查,深度调研了1000+户高净值人群,提炼出敏感点与痛点;并邀请设计过深圳湾壹号的豪宅专家——梁志天团队操刀室内设计;
经过100+次的户型手稿修改后,才最终定型,让室内的公共和私密空间都能满足多样化需求。这还让产品的尺度感非常强,天河·和樾府建面约125平四房两厅户型,视觉上完全就是建面约140平的效果。

速度领先。近些年,行业越来越卷,一个好作品出来,立马会有大量竞品模仿,甚至直接抄袭,
越秀地产的迭代速度非常快,同一个项目二期就是一期的升级版,在别人模仿自己之前就完成自我革命。

……

正因如此,让越秀地产的爆款一个接一个,业绩逆势上涨。

2022年,行业规模下滑30%,越秀地产销售额1250.3亿元,同比增长8.6%,权益销售排名行业第10,是TOP30房企中唯一正增长企业;

2023年,越秀地产销售额涨至1420.3亿元,同比上升13.6%,位列百强房企第12位,较2020年跃升28位。

在大本营广州区域,越秀地产更是以全口径金额640.11亿元、权益金额428.41亿元、流量金额642.42亿元、流量面积131.18万㎡的成绩,傲居四榜榜首。至此,越秀地产已连续3年夺得广州房企权益金额、流量金额、流量面积冠军!

越秀地产是当前极少数还敢提及2024年销售目标的企业了。



1984年,中国体育代表团重返奥运会。比赛中途,出去半小时看蚂蚁搬家的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夺得这届奥运会决出的第一块金牌,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金牌榜上「零」的纪录。

当时,组委会连中国国旗都没准备好。因为是第一天第一个项目,一个国家只允许两个人参赛,结果我国选手王义夫也获得了该项目铜牌。组委会只准备了一面中国国旗,不得不紧急派直升机送国旗到会场。

这恰如当时整个中国的缩影——万物生长,生机勃勃,奇迹不断涌现。

当全国人们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欢呼时,另一场体育盛会——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也正在准备中。

1984年天河体育中心建成,但四周仍一片荒芜,配套设施和道路设施亟待完善。

虽然当时天河区已被规划为广州未来的城市中心区,但省里拨给广州市的建设资金却只有5000万元。

时间紧,资金少,还无先例可循。
当时广州市政府征询了多家国企建设天河的意愿,但没人愿意接这「烫手山芋」,最后越秀地产接下了这个直到1998年依然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

当时,越秀地产的资金十分薄弱,没有自己的办公楼,在越秀桥附近借了外单位的两层楼作为办公地点。由于地方狭窄、人员拥挤,夏天温度又高,有的员工受不了就搬到门外的大榕树底下露天办公。

为了节省开支,时任越秀地产总经理制定了一系列规定:所有接待只能去大排档,出差外地者要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打长途电话……

总经理以身作则,有一次因公出访法国,为了节省一顿饭钱,他自己去超市买速食品,由于不懂外文,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

一边节流,一边开源。依托当时土地获取的优势,在拿到天河区的土地之后,越秀地产以自建、合建、土地转让、引进外资建设、以土地作价投入最后分产品等多种形式盘活土地,获取后续发展资金。

最后,越秀地产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天河区5.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并无偿移交给市政府。1987年11月,六运会成功召开,举国欢腾。

往后十多年,越秀地产陆续在体育中心附近建设了六运小区,市长大厦、城建大厦、财富广场、维多利广场等地标建筑,环天河体育中心开发的甲级商用物业面积占所在区域商圈总量的1/4,将天河商圈打造为广州商业氛围最浓厚、配套设施最齐全、总部经济最集中的商务区。助推了整个广州的东进发展战略。
打破了广州明清以来「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的格局。

同时,越秀地产在第二中轴打造中轴地标IFC(西塔)、越秀金融大厦(北塔)、广州环贸中心(ICC)等,助推珠江新城中轴成型。

从第一代城市中轴到现在的城市新中轴,越秀地产的作品占据半壁江山。一部越秀史,半座广州城,一点不假。

而且,越秀地产还在为城市寻求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行功能复合、立体开发、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发展模式。

越秀地产厚积薄发,率先在广州开启TOD发展模式。推动城市从平面单向延展向空间多维延展。

以大火的琶洲南TOD为例。南北地块占地共约24万方,建面约72万方,越秀地产通过独特的「CBD+TOD+POD」产城融合模式,将总部办公、社区商业、高端公寓、公园、花园式独栋办公和居住配套等多元化尖端配套串联在一起。

△琶洲南TOD各模块分布

有机互联,让城市核心功能被重新激活。更多人才、企业,乃至城市资源将被吸引,带动琶洲产业向南扩张,也为琶洲西区向南扩容提供了丰富的高端场域。

如今,越秀地产已经将TOD模式带到全国10余个城市的七八十个项目,并且已经从1.0进化到5.0。

此外越秀地产还打造国际会议中心,建国际校区……你能想到的跟城市运营有关的事,它几乎都在干。



拿钱砸死你,是炫富和跋扈的说辞。但险些被一麻袋钞票压死的奇闻异事,还真的发生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香港的产业重心转向金融等服务业,不少香港制衣厂内迁到广州等珠三角城市,广州的服装批发行业开始兴旺。

1992年春「南方谈话」发表后,中国经济开启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更是如火上浇油。

当时批发档口绝大部分开在街边摊档,没有室内的专业服装批发市场。
越秀地产瞅准时机开发了定位为服装专业市场的白马大厦,1993年1月8日一开业即大受追捧,出租率迅速达到100%。

两年后,白马大厦就坐上了广州服装市场老大的交椅。在这里,每日人潮涌动,钞票多得数到手抽筋,不得不改用尺量、用秤秤。

在白马大厦的带动下,广州火车站流花区域很快集聚了十余个服装批发专业市场,形成了全国闻名的「白马商圈」,流花地区成为全国交易规模最大的批发市场群,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白马大厦一直坚持走中高端路线,为了维持先发优势,很早就开启了品牌孵化培育工程。先后培养了凯撒、哥弟、歌莉娅、比音勒芬等一线服装品牌,孵化了名豪、朵以、欧时力等近百个中国服装成长品牌……

前几年,各地掀起轰轰烈烈的抢人运动。甚至诞生了「××走亲戚,刚下火车就被带走落户」的段子。不过,近几年抢人的风头明显弱了。2023年人口净流入最多的是广东和浙江。落户很重要,但要留住人产业才是关键。

越秀地产,为城市创造产业红利的历程,也跟白马大厦一脉相承:因时而变,不断升级——

2018年,广深港高铁迎来开通,从南沙庆盛站出发,35分钟即能直达香港!南沙CBD灵山岛顺势而起。不久,越秀国际金融中心与越秀·明珠天悦江湾在灵山岛的两端双星闪耀……

2020年,越秀地产参与孵化的广州西部最大、广州第二大的单体购物中心悦汇城正式开业,为片区的消费升级提供新的选择。

2023年12月18日,庆盛枢纽先行启动区首个产业载体越秀iPARK粤港智谷项目A、C区竣备。

……


最近跟几位投资岗的老总交流,问:现在怎么做投资拿地研判?

他们先是说了一堆指标,最后话锋一转说:其实盯着少数几家房企的动向照着做就八九不离十了,比如越秀地产。

我想,这应该是当下房地产大环境下对一家房企最高的赞誉了。

推荐关注
明源地产研究院
扫一扫,了解更多详情
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
关注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