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号

反馈

顶部

万科暂时安全了
作者:陈丽如

周六《地产头条》,网罗每周房地产行业的大事要闻。这周,房地产行业有哪些动态?明源君帮大家汇总起来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万科获深铁28亿元股东借款
资金缺口依然巨大

2月10日,万科发布公告称,深圳地铁为万科提供了28亿的股东借款,借款利率为年化2.34%,低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1年期LPR。万科将提供价值40亿元的万物云股票作为质押担保,质押率设定为70%。

本次借款用于偿还万科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本金与利息。

这段时间,关于万科的消息一直不断。

坊间还在传,监管机构将向万科分配200亿元的特殊地方债额度,用于购买未售出的房产和空置土地。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而万科的债务压力却是迫在眉睫。截至2024年三季度,万科有息负债3276.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为1115.2亿元。

2月12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万科及其全资子公司万科地产(香港)有限公司的公司家族评级下调至“Caa1”。

点评:

作为行业曾经的优等生,万科走到今天这一步着实令人唏嘘。

可以说,万科是房地产行业的一个信仰。在目前这个关键节点上,万科能否稳住关系到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也关系到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深圳国资会积极驰援万科,但面对巨额债务,想要救万科,显然也非易事。万科接下来怎么走?只能等时间给出答案了。

保利联合金茂在京拿地
地块“打包出让”模式引人关注

2月11日,北京开启蛇年第二轮土拍,朝阳区三间房地块“打包出让”,起始价79亿元。

根据挂牌公告,三间房地块包由三间房D区棚改项目1205-0007地块和三间房南区棚改项目1202-0006、1202-0007地块两幅地块组成。地块包总规划建面172935.57平方米,不设土拍限价及销售指导价。

中海、招商、保利+金茂联合体参与了地块竞拍,最终由优金茂+金茂联合体竞得。

所谓地块“打包出让”,是指多个地块或一个大区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出售,地块内包含住宅、商业等多种用途,开发商需进行整体规划建设。

这一模式并非首次出现。事实上,在2024年北京就有地块以这一方式出让,上海、成都也有类似案例。这意味着,地块“打包出让”的模式,或正成为一种新风向。

点评:

打包出让的地块通常体量较大,这对房企的资金实力和操盘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这一模式的兴起,也意味着未来优质土地资源将进一步集中在少数房企手中,而其他没能力参与的房企则将无地可拿。这将进一步推高行业集中度,加速强者恒强的局面形成。

广东拟回收土地160宗
收购价格预计超350亿元

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进入落地阶段。

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4年底地方政府积极摸底存量闲置土地规模,部分地区发布了公开征集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公告。

广东省制定了《关于土地储备领域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工作指引(试行)》,推动省内各地区加速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据监测,今年以来,广东省内多个地区(不局限在城市层面,下辖区、市、县各自均有发布)自然资源局公示了2025年度第一批拟使用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项目及收储价格,或拟收回收购国有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的项目名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1日,佛山、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等城市公告中涉及土地总数量超160宗,土地使用面积超680万平方米,拟收购价格合计超350亿元。所收购地块类型多样,包括住宅、商办、工业和其他用地,其中住宅用地占比超过50%,商办用地占比超30%,工业用地占比超10%。

点评:

闲置土地回收既能帮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也有利于改善市场供需关系,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广东在土地收购上率先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为其他省市打了个样。

多地启动蛇年首轮土拍
高溢价地块频频成交

2月14日,杭州蛇年首场土拍喜迎开门红,三宗低密地块成功出让,房企拿地热情高涨。

其中,临平北低密地吸引了8家房企报名,经过35轮竞价,被呼伦贝尔汇嘉房产竞得,成交楼面价15686元/㎡,溢价率超65%。

另外两宗地块均位于良渚,其中良渚元城智谷地块由建发竞得,地块容积率1.2,成交楼面价15962元/㎡,溢价率近16%。该地块去年12月曾进行规划调整,容积率从2.4降至1.2。根据最新规划条件,要求建筑高度不大于21米且不低于12米;住宅建筑立面材料应以金属板材、石材干挂或玻璃幕墙为主,不得采用涂料、面砖材质。

2025年2月份以来,各地土拍市场表现活跃。除杭州外,昆明、湛江、郑州等地均有高溢价地块成交,其中郑州金水区的一宗宅地更是拍出了87.48%的溢价率,令人瞠目结舌。

点评:

土地市场的活跃度是房地产市场的先行指标,高溢价地块频繁出现,说明房企的信心有所回升。而优质低密地块密集成交,则预示着接下来产品供应结构将出现倾斜,市场将迎来一大批高端改善产品。

北京出台“好房子”新标准
商品房计容规则大调整

2月13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印发新规《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试行)》,推动“好房子”规划建设相关工作。

文件所涉及的技术要点共有8项,包括按需设置封闭或开敞阳台、鼓励丰富居住空间形式、合理利用底层架空空间、鼓励设置开敞式风雨连廊、增配邻里共享公共空间、跨城市支路空间利用、建筑高度局部弹性管控、鼓励提升建筑立面品质等。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计容规则的调整。

根据文件,新建商品房可增加封闭或开敞阳台,每户阳台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套内建筑面积的10%,进深不大于1.8米。针对封闭阳台、开敞阳台、错层阳台三种不同类型,明确部分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同时,技术要点允许套内面积超过140平方米的住宅,在起居室设置一定比例面积的挑空空间,挑空部分在要求范围内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容积率。
文件适用范围为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等平原多点地区,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可参照执行。

点评:

建设好房子是当前一个重要工作项。

去年以来,各地已陆续发布住宅新规,指导好房子建设。整体来看,各地新规大多聚焦于总体布局、公共空间、建筑立面、户型设计、公共配套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住宅的居住品质,随着这些新规的落地,今年将会是品质住宅的集中爆发年。

各地新春第一会
房地产有了新了定调

开年以来,多个省市召开“新春第一会”,部署新年工作。各地会议上,房地产作为一个高频词汇被普遍提及,主要聚焦房地产风险防范、行业止跌回稳、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城市更新等内容,其中一些新的表述尤其引人关注。

比如深圳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强调,推动房地产投资尽快恢复增长;重庆市委“新春第一会”提出,全力推动房地产和建筑业企稳回升;湖北省提出加快推动房地产从“卖房子”向“卖服务”转型,聚焦返乡置业、教育置业和改善性置业,优化供给模式;河南省则提出,推动房地产向新模式转型,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拓展“物业+生活服务”模式;

上海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并发布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涉及到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流程,提升不动产登记网办比例,提升“一站式施工许可”“一站式综合竣工验收”等内容。

点评:

各地蛇年开年第一场会议上,房地产再度成为热议话题,凸显了房地产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其中,深圳提及的房地产投资“尽快恢复增长”,重庆提出的“房地产企稳回升”,透露出了地方政府的决心及信心。而各地所明确的关于房地产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也为今年房地产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信号和方向。

龙光境外债务重组有望提速
76.4%债权人加入整体CSA

龙光集团于近日披露有关整体债务重组的最新进展情况。

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2月12日下午5时正(香港时间),持有公司境外债务本金总额其中的62.07亿美元(包括现有票据、股本挂钩证券“ELS”、现有贷款以及结构性融资及担保债务),约76.4%的同意债权人已加入整体CSA(整体债权人支持协议)。

根据香港法律,重组方案需获得75%以上债权人支持同意,法院才会批准生效,这说明龙光境外债务重组已经符合进入法庭流程的要求,这也意味着龙光境外债务重组基本已取得成功。

点评:

龙光境外债重组虽然过程曲折,但整体还算比较顺利。一旦重组成功,对公司未来的运营、项目开发以及保交付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来源:中指研究院、观点、第一财经、界面新闻、丁祖昱评楼市等,特此感谢。

推荐关注
明源地产研究院
扫一扫,了解更多详情
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
关注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