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为了解地产人的生存情况,明源君在公众号上发起了《2024年地产人薪酬及年终奖》的线上调查,在过去1周多的时间里,我们陆续收到了来自不同房企不同岗位地产人的答卷,累计将近200多份,在这里感谢各位读者们的支持。
调研的时间比较仓促,虽说数据样本量不是很大,但也足够反馈出当下地产行业的收入水平。
那么现在地产人的薪酬及年终奖的真实水平如何,下面来给大家公布一下。

过去几年,地产人的收入可谓是大幅缩水,不少地产人表示,拿的钱变少了,干的活更多,地产岗位的性价比可谓是越来越高。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把地产从业者的月薪主要划分三档水平:
第一档是基层技术岗,包括主管,专员,助理等,薪资普遍在0.5-1.2万;第二档是中层技术岗,包括专业经理,高级经理等,薪资普遍在1.5-2.5万;第三档是高层管理岗,包括部门总,项目总等,薪资普遍在3-5万。在这些不同档次的薪资当中,我们还可以分裂出以下2个信息:
1. 同一层级中,营销岗的薪资最高,其余岗位薪酬基本持平。以经理岗为例,营销经理的月薪比其他岗位高03-0.5万。比如某民企的营销经理普遍月薪为2.5万,高一点的可以到3万左右,但类似工程、成本、设计等岗位普遍在2-2.5万。不过也并不是所有营销岗的收入都那么高,类似营销策划,渠道,客研等,收入就大打折扣了,基本上和其他技术岗位持平。
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营销的收入一直以来比其他部门都是高出一截,据某民企同行反馈,他们除了有基本底薪,还有业绩完成的绩效奖金,综合下来,确实不错。
不过,重赏之下,也是与压力并存,一旦没有完成业绩,别说绩效,基础薪资都要砍掉一大半,因此这种不稳定性也让很多营销人心惊胆战。2.不同等级房企收入梯度明显:港企>龙头国央企=龙头民企>市属国企。在地产高周转时代,民企的薪资一度让很多在国央企的地产人分外眼红。不过时下,随着地产进入长周期发展,不同类型企业的薪酬出现了些许变化。以专业岗位为例,TOP20的房企的专业经理薪资大部分在1.5-2万,高级经理在2-2.5万,基本是与龙头民营企业持平。像市属国企的收入就更低一点,普遍比央国企的收入低0.3-0.5万。值得注意的是,港资企业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比如某港企的工程运营岗,月薪就可以达到3万。近些年随着港资企业北上,在大陆地区拿下了多宗豪宅项目,而高品质的开发也让他们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苛刻,因此在收入上确实会更有优势。不过总的来收,市场的收入梯度没有发声明显变化,大房企,核心岗位的收入还是最高的,随着地产岗位”僧多粥少“,可以发现,越往上的高收入人群也会逐步减少,大部分地产人还是处于金字塔底部水平。
那么,基于当下的薪酬档次下,地产人对这个薪资情况算满意吗?
从调查结果得知,约有76%的地产人在薪酬有了调整,而调整后地产人的态度如下:约43%的地产人对自己的薪酬持有不太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的态度,32%的地产人保持中立,仅有25%的地产人是持有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态度。
数据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问卷调查
也就是说当下的地产人,10个从业人员仅有2-3个人是对自己目前的薪资满意。
在调研人员中,约有60%的地产人在24年薪资下滑10%以上,其中下滑10-30%的比例最大,有28%,大部分都是基层还有中层的专业人员;此外,约24%的地产人薪资无明显调整。
数据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问卷调查
本以为这是行业一时的颓势,但没想到成为持久的“降本”危机。据悉,在2022年收入调研中,某机构就表示有70%的地产人表示收入下滑,可见,这三年行业的低迷让地产人的薪资一直在持续下降。
而这股低迷的行情也让地产行业不再成为别人口中的“香饽饽”,据统计,当下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工资为年薪约9万元,这已经是低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
比如以往很多公司的车补、房补、餐补等,已经逐步没有了踪影,甚至有些公司在公积金的缴纳比例上逐步降低,从12%降到了8%,甚至到了5%。
没有了高底薪和福利保障,再叠加绩效考评越来越苛刻,地产从业人员的生存空间逐步收缩。
不过,虽说大环境薪资下滑,但从数据反馈看,仍有部分房企的岗位还是在涨薪的。
这些涨薪的岗位无外乎是“好城市+国央企+技术型/销售型岗位”,比如地产工程人,是当下仍有竞争力的专业岗位,随着地产逐步注重后期交付品质,工程人才逐步备受重视;此外,相较于其他岗位,工程人在晋升项目总,管理层的岗位垂直路线上更有优势,这也会让他们薪酬更有提升的空间。
无论如何,可以看出”高效产出,精英管理“已经成为行业的代名词,对地产人而言,挑战和机遇还是并存,要想获得高薪,自身的硬实力还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薪资,年终奖也是能体会地产人的生存状况,它不仅被视为是一种福利,更是对大家一年下来辛苦劳动的认可。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基于2024年职场人满意度调研数据统计分析
从宏观数据看,今年地产人年终奖持续稳定。不过从具体调查结果看,实则“冷暖参半”,并且受年终绩效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据明源调查显示,有将近7成左右的地产人已确认会有年终奖,在这些发放年终奖的房企中,国央企占比45%,民营企业占比31%,混合制企业占比为19%。
数据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问卷调查
这些企业大部分呈现出来2个特性:
像华润,招商,越秀,绿城等地产龙头,由于24年销售业绩亮眼,自然成为年终奖发放大户;此外,类似像深耕本土的地方龙头、城投企业等,还有部分不以地产为主营业务的私企,虽说业绩创收不够亮眼,但得益稳扎稳打,也有微薄利润,因此也能按时发放年终奖。不过,据悉大部分国央企在春节前就启动年终奖发放,而民营房企需要到春节后再发年终奖,时间上还是有所差异的。
大部分能发放年终奖的房企集中在在一线,强二线的城市深耕,比如此次调研中,驻扎在省会城市,强二线城市的房企占比就超过了8成;
可以看出,随着地产行业的分化,也导致地产人在收获年终奖呈现两极分化,不仅体现在企业性质上,在不同城市,年终奖的发放也存在差异。
其次,能发放年终奖的岗位大部分集中在技术型和销售型的岗位。
据调查显示,除了管理岗外,能发放年终奖的主要集中在成本,工程,设计及营销这四大岗位,其中工程人的占比最高,有3成左右,其次成本,设计,营销等三大岗位占比也有13-15%。不难理解,随着地产愈加强调专业化和业绩,技术型和销售型的人才成为行业的“香饽饽”,而他们也成为行业的风口岗位,成为公司创收的重大“功臣”,因此收获年终奖不足为奇。
此外,从岗位构成情况看,基层专业,中层专业及中层管理的人才占比分别为31%,50%和17%。
数据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问卷调查
可以看出,高经验,高能力的人仍然可大几率获得年终奖,这也愈加强调公司的精英化策略,尤其对于技术型和销售型的中坚力量,绩效考核稳定,依然在行业享受红利,而相反基层员工在获取年终奖上就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全平台数据一手掌握,点击了解视频营销助手
从拿到年终奖倍数看,少于1个月的占比11.4%,1-2个月的占比23.8%,2-4个月的占比32.4%,4-6个月的占比15.2%,而6个月以上的占比在17.1%;
数据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问卷调查
而随着职级越高,地产人获得的奖金倍数及金额也在逐步攀升,从结果看:基层专业岗位的奖金倍数集中在1-3个月,年终奖平均值为2.7万;
中层专业岗位的奖金倍数在3-4个月,年终奖平均值在7-8万;中层管理岗的奖金倍数在5-7个月,年终奖平均值在25-27万;高层管理岗的奖金本书在6-8个月,年终奖平均值在35-50万。不过据悉,所谓的“年终奖”,其实是从每月工资中扣除一部分,达到绩效就在年底按“年终奖”的名义发放。
像大部分的国央企实行4-6开,3-7开的绩效考评,逐步降低了固定薪资,提高了绩效占比,除了要看企业的业绩,甚至还要看部门绩效考核,据某同行反馈,在2024年实际拿到的绩效工资打了7折,可见,要想真正的获取100%的年薪,难度还真是提升了不少。
而在这些年终奖金中,有一部分甚至是在追讨往年的奖金,虽说账面上看到他们拿的年终奖比较高,但实际背后的压力和心酸还是比较大的。
最后,针对当下的薪酬及年终奖,我们也深入了解了地产人的想法和建议。
大体上地产人对当下的行业形势还是比较理性的,大部分人虽有无奈,但也理解,不过,他们也对目前行业的薪酬结构提出了一些看法,总结出来有三大点:
虽说行业的下行无可避免,但房企也不应只有降本,该有的工作上奖惩机制还是要坚决执行。
比如,当下很多公司的岗位其实缺少KPI量化评判,尤其是技术型的岗位,不像销售用业绩说话,大部分都是依据领导的主观想法进行评判,这种考核无疑是缺乏明确的计算法则,严重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一个良性的绩效考核,除了在静态上有评判指标,多元化考核内容,动态上也会调整指标以适应公司战略和市场变化。像有些房企会引入360度反馈机制,不仅有领导,还有同事的打分,打分的结果公开可见,全面提升考核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2.奖金发放因增加公开透明,做好核心人员的奖励机制。
据反馈,时下部分房企由于业绩创收不佳,导致年有些公司会一言不发就直接取消了年终奖,业内很多人也因为得不到交代一脸困惑。
因此,公司更应明确年终奖的发放标准,增强透明度,避免员工误解。
同时,根据员工的绩效和贡献差异化发放年终奖,重点关注关键岗位和核心人才,适当提高其奖金比重。
当下房企的跟投等机制也已经逐步减少,但部分房企还会设置“留存奖”,鼓励员工长期留任,这种也算是给员工增强了信心。
从当下的薪资水平看,部分的房企的年终奖说是绩效奖金,但这部分是从基本工资切割出来的,并不是所谓的年终奖,而且很多公司会把这部分钱积压到年底,发放周期较长。
除了要在绩效奖和年终奖有明确的界定外,这些奖金的发放频率还是做好适当的调整,比如可以适当地分离年终奖比例,增设季度奖金,这样一来可以给到员工保障,提升员工积极性,二来避免年底大量奖金包积压,让发放机制更为合理。
总而言之,能拿到年终奖固然是惊喜,但没拿到也不必垂头丧气,毕竟在这个年头,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对地产人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无论如何,一年已过去,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希望行业能早日复苏,每位地产人能在职场上发光发热,早日发财!明源君也会陪伴大家,一起共同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