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菜市场改造忽然变得非常火爆,很多商业空间改造成菜市场后,直接扭亏为盈。
合肥某菜市场,面积仅3100㎡,收购价格约7000元/平,销售单价约35000元/㎡,去化周期6个月,半年度销售营收:约8680万,“钞”能力达到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能级,当然,这里面包含销售佣金、营销管理等费用,但整体利润空间令人垂涎。
菜场,可不容小觑,当你用商业地产思维俯瞰这方小小的天地,菜场它摇身一变,化身为社区商业的“新宠”,一个充满商机的“香饽饽”,更成为城市更新浪潮中的黄金赛道。
社区商业新宠
菜场为何成为资本“香饽饽”?
一、烟火气+商业基因:
有道是,“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二、三线城市里的“菜市场”,仍然是老百姓认知里天经地义的民生刚需,承载邻里温情与消费粘性,天然具备流量入口属性,所有做过常规商业地产项目的人,若去做菜场的开发改造,说实话,确实有一种降维打击的优势,从项目开发、市场定位到营销策划,犹如“烹小鲜”,整个过程充满的尽是“小把戏”。
然而,就是这种“小项目”却有着惊人的盈利能力。江苏某三线城市有家2层的社区商业,打造成网红菜场后,资方仅将一层2000㎡的菜场,就卖了4000万,另外还白赚了二楼整整一层的资产,面积也有超2000㎡,二楼的纯租金收益颇丰。
有部分原因是传统老菜场的产权、运营短板,为新玩家提供了“降维打击”空间,给“新菜场”带来了革新的机会,以智慧化、场景化、网红化改造为趋势,使菜场兼具民生功能与时尚消费的全新属性,是菜场的底色和商业基因。
(二) 存量焕新机遇:
从规模来看,社区商业“小而美”,操盘风险可控。
比如江苏某三线城市的某市集,原来是一处约3000㎡烂尾倒闭的商业街,自从进行资产盘活之后,主打餐饮美食+菜场消费场景,延伸社区服务等小业态,以市集进行重新定位包装。
在场景升级后,400个可售摊位基本去化完毕,不仅资产实现了短期变现,运营也变成了“隐形金矿”,实现了对城市存量商业的重塑,迎合了城市更新趋势,实现“变差为好”、“变废为宝”,把流通性差的资产从“赔钱货”变成“聚宝盆”。
同时,为城市面貌增添新的活力与色彩。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不仅是对城市生活配套的优化,更是城市文化与现代商业理念的探寻与融合。
(三)小体量高回报:
随着实体经济的成熟,人们体验过了各种大型商业综合体,不再像从前那样贪恋“豪”、“大”、“全”,相反,家门口的社区商业,却重新让大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好。
案例1:“高大上”的环境、“接地气”的价格、更合理的空间布局,就是江苏某三线城市兰陵茂的真实写照。
案例2:生活的诗意不仅在远方,也在炒米油盐的生活,江苏某三线城市市集的焕新,也让周边居民在熙熙攘攘的烟火气里,感受到生活里的“幸福味道”。
人们对社区商业空间的需求,已超越了同质化且需要花更多时间成本,还要考虑交通和停车才能抵达的shopping mall。因此,将以菜场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商业主打一个便捷、舒适、新鲜的生活体验,且融合为购物、休闲、社交于一体的多元消费场所,这无疑蕴含着稳定回报的商业机遇。
六步打造菜场“商业帝国”
做菜场,第一步首先是找地方,也就是找到一处可以盘活的商业空间,并以菜场为主要业态去开发,我大体归纳了一下资产盘活的闭环,且把它叫做“六步闭环”。
一、资产筛选:百里挑一,毒辣眼光定生死。
一切始于精心挑选。通过对地理位置、周边成熟度、消费客群的综合研判,筛选出最具潜力的社区商业资产。这一步,是盘活之旅的坚实基石,判断力一定要“毒”到,看走眼后果会很严重。
比如,你筛选的资产周边居住着10万+人口,而且小区房龄都在10年以上,这种就属于优质项目,如果碰到老小区密布的区域,那就是自然天成的项目了。如果遇到周边是高端小区板块,而且是人口密度高的高层小区,恭喜你,这种地段也不错。
二、商业定位:量身定制,差异化突围。
根据目标资产的特性,明确其商业定位,做什么,做成什么样子,创新之处在哪里,要彻底想清楚,因为,定位就是“定生死”。
比如,江苏某三线城市社区某一处面积约9000平方米的空间,就打造了武进首个跨区域村级抱团发展项目,以“星河邻里+”现代社区服务综合体进行定位,面对核心地段的城市空间,交出了自己“菜市场+”解决方案,服务180万方的星河社区及周边多个老小区,定位超前,场景兼容,借鉴新加坡“城市邻里中心”现代社区服务理念,共3层的空间集社区菜场、社区商业、社区服务,“三位一体”,创造了社区商业的新地标。
三、资产收购:低买高卖,谈判博弈见真章。
在合适的时机以合理的价格入手,这是实现资产增值的第一步。谈判技巧与市场调研同样重要。得去磨价格,因为省的就是未来赚的,可以整体收购,可以单个击破,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合作开发都可以,目标是拿到资产的掌控权。
四、商业包装:颜值即正义,吸睛造势。
通过设计改造、品牌引入等手段,为资产穿上新衣,提升整体形象与商业价值。有很多讨巧的方式,做好吸睛的外部形象,形成自己的视觉标签,这一步就是为后期的营销蓄势。
五、招商销售:双线并行,虚实结合。
对于菜场的营销,我提炼了一句话:销售靠“造梦”,招商却要“务实”,正所谓虚实结合。实际操盘过程中,招商与销售可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顺序。优质商家的入驻能带动销售,而销售的顺利进行也能为招商增添信心。
这边有两条线并行开展,典型的销售盘就是以销售为主,卖摊位铺位都要以“造梦”为主,传导项目价值、投资稳定性、以及看得见的回报率。招商这条线,以项目工程进度为驱动力,进度越快商户信心越足,试想,一个装修好的市场,招商优势不言而言,因为商户很现实,需要看得见的实景。
盈利双引擎:菜场资本的“吸金密码”
资产增值:低买高卖,利润翻倍。
社区小商业,虽然只有几千个平方,回款也能达到几千万的量,单价都在2万/㎡以上,远超很多门面房,且可以小面积划分铺位,购买门槛低,目标受众多。在项目动工之前,就要测算好,毕竟利润与现金流并重。项目收益主要有下面两块:
1、资产增值收益:低买高卖,让利润倍增,比如,单价10000元/㎡收购的,包装后销售单价可实现25000元/㎡,远超常规商铺价格,是项目中最诱人的“蛋糕”。
2、租金及运营管理费:细水长流的稳定收益,确保项目长期健康发展,每个项目每年几百万的由租金、保证金、管理费组成的现金流。
实操制胜法则
销售与招商的“攻心术”
一、销售四板斧:
1.价值可视化:你笃定,客户才笃定!一张项目区位图,一张周边人口数据统计,一张铺位平面图!用高亮的室内灯箱,将项目价值体系全面展示。通过强调投资回报保障,用数据给予投资者信心。
2.流量爆破:前期营销造势,选好数据标签,直接进行网络投流,直接收集营销线索;线下地拓也要有,只要能接近目标群体的动作,统统搞一遍。在周边省市发动分销,建立报备判客制度,分销合作安排客户经理驻场。
3.场景化接待:不管是客户自访还是需要开车接送,接待小组实行2人制,接送过程进行销售铺垫,保证客户方方面面给与照顾,接待要亲切,充分进入客户角色站在不断释放买点的角度,通过财务投资列式,给到客户投资回报比的演算稿。
4.促销逼定:无论是销售现场的SP动作还是临门一脚,设置合理的促销政策还是必要的,最大程度的提升成交率。
二、招商三铁律:
1.品牌为王:进来的商户,要么品牌有势能有流量,要么产品有流量。千万不要招一些泛泛品类,为了满铺滥竽充数。品牌店当然最好, 可以借助它的品牌势能,营销它们会做全国联动,无须做市场教育,能提升市场整体形象。但有些小众的、手工的、地域特色浓的品类也是不错的选择。有些跟在地文化息息相关的品类应该大肆挖掘孵化,形成特色也是不错的选择。
2.柔性政策:在招好品类面前,流量可以阶段性妥协,根据商家需求提供个性化租赁方案,如希望某个品类商户跟你共度市场培育期,那就政策倾斜,扶持一段时间,比如部分核心品类,如:蔬菜、肉类、粮油米面。如果希望常开常新,保持品类不断地更迭,维持新鲜感,那就把一些小单品品类多做一些商家资源的储备,比如更新小吃美食,发现口碑不行的,敦促其腾空换鸟,每年更迭30%以下的店铺也是健康的。
3.社群裂变: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线上线下联动,扩大影响力。也可以采取会员制进行获客、锁门与裂变。而所有营销手段的前提是,能确保为消费者带来真诚实惠的购物体验。
结语:菜场革命背后的城市更新密码
菜场改造不仅是商业价值的重构,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焕新。它让“赔钱货”变身“聚宝盆”,让烟火气与时尚感交融,为城市注入活力与文化厚度。
在这场资本与民生的博弈中,唯有精准布局、深度运营,方能实现“钞能力”与“烟火气”的双赢,书写社区商业的黄金时代。希望今天的分享,犹如夜晚繁星中的一颗,给您的资产盘活带来一点亮光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