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号

反馈

顶部

地产人再不联手对抗内卷!迟早会把自己逼疯
作者:老胡

华为内部论坛里一篇关于内卷的文章火了,它提出了7条内卷的具体表现,给这个抽象概念概括了一个比较具体的定义。

明源君在这些现象里,看到了很多地产行业的影子。在向外发展受阻的时候,很多房企开始向内“无脑”增加组织管理的复杂度,让所有人卷起来、斗起来,让一众打工人苦不堪言。

但这不仅无益于发展,还会产生过度管理、压制创新等弊端,让房企陷入恶性循环。这场无声的自我角力究竟从何而来?是谁的彷徨造就了内卷之风?今天明源君来与大家逐条探讨。

内卷之下,多少房企里的员工
都在“虚假繁忙”?

早在996、007这些词火起来之前,加班强度大就已经是地产行业的标志。只是在内卷之下,虚假繁忙的袭击范围更广了,几乎没有公司或个人能幸免。

但很多房企的加班其实是没有产出的,甚至背后隐含着组织腐化的迹象。这可以对应到内卷的两条具体表现:

无意义的精益求精+简单问题复杂化

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小员工,在自身专业水平不够,或没能力从战略上提出新想法时,都会倾向于“装忙”。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管理层喜欢把控制欲施加在无关痛痒的细节上,好让部门看起来很忙碌。有些员工则是用加班摸鱼、写几千字的日报来做秀,其实没做出任何业务贡献。

当大家发现“装忙”就可以解决上级焦虑,认真干活反而吃力不讨好的时候,组织就“卷”起来了。

但盲目的加班文化下,企业真的会捞到好处吗?“增长大师”熊彼特曾说:“无论把多少辆马车连续相加,都不能造出一辆火车出来。”

常见的情况是,一份方案明明关键内容已经确认,但老总因为一个词用“见识”还是“识见”、图中划线用红色还是黄色这种问题,坚持纠结到凌晨。
还有老总亲自盯着专员写会议纪要,从晚上6点盯到11点……

在这些细节上无节制地倾注人力和时间,并不会换来业务上的成果。完全是管理层化身为孔乙己,不断展示回字的四种写法而已。这背后突出了三个问题:

一是很多管理者在战略上懒惰,只想花最小的力气,去纠结可有可无的细节,装作很忙的样子,忽悠老板玩儿;

二是管理者控制欲泛滥,不懂得控制自己的焦虑,导致统筹水平比较低;

三是价值取向跑偏,在有些管理层眼里,时间和人力作为公司的资源,竟然不如划线用黄色还是红色这件事重要。这完全不符合理性,对公司来说也不划算。

随着管理作风跑偏,自然会出现百般“配合”的员工,真正做事的人被卷地很心累。对此房企应该保持警惕,别管理红利没拿到,却纵容了一批出工不出力的散人。

可以考虑定期对各部门进行检视,如果在非关键节点时,还出现长期加班、成果提交迟缓的情况,那这个团队很可能存在过度管理、内卷严重的问题。

许多大集团公司也已经建立了限时会议制度、限时反馈机制等,来确保效率的优先,阻断管理层强迫症发作、拉低业务效率。

如今开发商人员越来越精简,各地都在提倡人效优化。如果继续纵容内卷,鼓励“虚假繁忙”,企业人效只会越来越低。

内卷之下,房企的组织效率被腐蚀
管理重点模糊不清

在所有内卷的表现中,有3条是对组织效率最不利的:
1、为免责而被动应付工作;
2、工作与预期目标严重偏离;
3、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的挖掘研究。
下面我们逐一来看。

一、管理“颗粒度”,大多成了效率低下的帮凶

最常见的就比如不少人都碰到过,费用请示难的问题。曾有物业公司要采购一批约3万元的物料,用作案场服务。本来有供应商的框架协议在前,但物业经理觉得采购很敏感,不做样子怕领导要追责。

于是明明可以一个报价函搞定的事情,却大张旗鼓组织了一次4家比价,物料花了一周多才到位。既没有找到更低价的供应商,又耽误了时间,出于一己私心拉低了整体效率。

让许多地产人苦不堪言的填表工作,也是个中典型。在过度管理的风气下,行政要求交的表格从一个周报,延展到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

为了完成填表工作,很多业务部门甚至要专门招一个文员才够。但大部分表格不仅收表部门看不懂,老板也根本不会有时间看,和直接扔了没差别。

高管和老板的关键职责本该是抓战略决策,同时厘清层级权责、让不同员工各司其职。但为了所谓的管理“颗粒度”,把本应由业务负责人做的管理工作,收到集团手里。

员工花大量时间去完成行政事务时,在业务上的注意力也分散了,忙了一天发现方案没写、图没画,只填了表。这也很容易在组织里催生保命第一、效率第二的不良风气,可谓本末倒置。

对此,运营和绩效主管部门必须厘清工作目标,聚焦于关键的业务控制点,考虑如何让员工的精力放在业务上,而不是不相干的地方。
不必抵触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精细化并不适用于任何规模的企业。

某大型房企就曾通过“管理颗粒度按层级细化”、“类似表格合并提交一次”、“相似会议合并召开”、“加强邮件电话沟通,代替交表和会议”等措施,精简了大量不必要的文员式工作。

同时,房企也应该深入发展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提高业务信息汇集的效率,将行政类工作尽可能从业务部门剥离。

二、管理层不懂自我逼定,团队跟着被拖死

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的挖掘研究,出现这种情形大多源于老板或高管的执拗。

一个朋友告诉明源君,他们公司老板走“感觉”派。比如产品定位做了十几版都不满意,但又说不出所以然。营销、设计、工程、投拓等部门,陪着老板翻来覆去纠结了两年,还是没能拍板。

直到有天出了道规范,把项目的市场价值和流通性都打掉一大截。公司才大呼后悔,早知道就老实点把项目做出来卖了!

这类老板或高管,看似树立了一个完美主义的匠人形象,但却不知不觉给项目带来危机。毕竟市场是变化的,你愿意钻研十年,市场却不愿意等你。

无节制内卷和打造精品项目之间,有行动上的区别。作为项目最高管理者,应该考虑的要素不仅有产品,还要协调时间、进度。而沉浸在“匠心”里,忽略掉其他要素,就是非理性、不合格的项目管理。

更可怕的是,他们把项目的发展建立在“感觉”之上,没有具象、明晰的研判模型。通常不是因为太自恋,就是因为决策力低下,没有“自我逼定”意识。

这一点上很多大房企相对好一些,比如碧桂园就有在使用一套投资决策模型。通过对目标城市库存、月均销量等指标的监控,将城市进行动态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理性、高效的投资决策。

一个开发商要走向成熟,最终都必须抹除个人“感觉”、“猜测”对于决策的影响。建立科学的研判逻辑是基础,避免因某个决策人的执拗,而导致业务团队原地打转,白白磨损精力。

内卷之下,房企再无创新动力
视野里只装得下竞品

剩下的两条内卷表现,是对房企长远发展最为不利的情况。分别是低水平的模仿复制,和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它们限制了一个企业的发展内驱力。相信老地产人对这两种现象,并不陌生。

一、唯竞品主义,将房企拖进内卷泥潭

明源君曾在《地产营销策划OUT了!现在是产品策划的时代》中提到过,大量房企的产品定位逻辑是怎样运行的。主要是基于对竞品的观察,抱着“不管出不出彩,反正不能出错”的心态来做事。

可见这条内卷操作,在地产行业早已是见怪不怪。既然能轻松控制市场风险,谁还要花心思去创新呢?

于是我们在市面上看到无数个同质化户型,甚至同质化装修、园林。你家用三分离卫生间,我也要;你家有无边际泳池,我也要;你家用全一线精装,我就要用德系全进口!
不过脑子的竞品跟随思维横行多年,却鲜有人主动思考是否合理。长此以往,这种偷懒做法会产生很多弊端:

1、被竞品的动态蒙住眼睛,失去创新力和差异化能力,只能被动竞争;
2、跟着竞品盲目投入成本,成效却十分可疑;
3、房企可能永久失去客户感知力和需求匹配能力。

真正渴望建立独特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的房企,最终还是会回归客户、回归市场。从客研部在各房企中地位崛起的趋势,就能看得出来。

未来行业从产品创造力、需求匹配等角度来打破内卷,应该不会很艰难。

二、劣币驱逐良币的组织内斗,是最隐蔽的内卷

明源君此前已经在很多篇文章中,都提到了如今房企内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行业内卷之风刮起后,蛋糕都得靠抢,无论企业还是高管都很焦虑,导致组织内斗越来越激烈。

而下面的员工更惨,不仅要出活,还要防锅防刀。部门、领导、同事斗成一团,统统像杀红了眼似的……

职业经理人为保官职,对内养亲信、对外搞奉承。一方面对优秀的创意故意不上报,免得风险不可控,老板降罪;另一方面也不重用有才华的下属,只器重服从性强的庸才。

结果选项目负责人不是凭能力想法,而是看谁更容易被领导控制;绩效打分也不是看成果,而是看谁陪领导加班加的多。所有的内部竞争,都跟业务、创意没有半毛钱关系。

在这种魔幻现实职场中,想留下的被迫一起卷、一起舔;不愿意屈从的就被卷飞出去。业务团队都把时间花在了内斗挖坑上,项目却越做越混乱……

这是典型的职业经理人之祸,但也不排除老板们有这习惯。要拔除这些隐蔽的刺,更好的方法还是从企业文化下手。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文化,弱化层级观念。

可以提倡员工平等交流和提出质疑,甚至建立越级申诉机制。最大限度避免中高管只手遮天,无故压制组织中的生机。另外,在业务分工上应该尽可能抹除职能重叠,降低灰色地带的对抗与内耗。

结语

最近多地相关部门开始叫停学生课外补习,有人评论说,这也算是一种自上而下改变规则、打破内卷的方法。不管有没有效,至少有所行动。房企想要打破组织里的内卷,同样也需要做出自上而下的努力。

企业管理的内卷,实质上是老板、管理层和员工,甚至整个行业集体彷徨的表现。但想让个体自发地去改变,是缺乏动力和方法的。

这两年来各大房企频繁调整组织架构,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但明源君认为内卷的深层破坏,更多在于从业个体之间的挤压。想打破僵局更有效的办法,也许是先解决“人”的问题,而不仅是组织怎么变化的问题。

如何用好的制度,约束管理层甚至老板自己的管理陋习,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的制衡效应,这可能是另一把逃离内卷的钥匙。

推荐关注
明源地产研究院
扫一扫,了解更多详情
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
关注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