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月份,央行就点名要求地产国企以收并购的方式帮出险房企度过难关。
但在当下的市场,收并购无疑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很多公司虽然拿到了并购贷,却迟迟没有出手。
前几天,政治局会议上,政府针对资产资产收并购等工作又有6项政策指导:,希望通过这些政策消除各方面障碍,推进房企及项目收并购提速,帮助出险房企回笼资金,化解风险。
一位国企投资人员告诉明源君,其实从1月份,公司已经动员大家积极开展收并购工作了,鼓励各个城市公司将投资中心转移到收并购市场,但轰轰烈烈搞了几个月,却是颗粒无收。
他感慨:为什么国央企做收并购这么难?不是不想做,确实是有苦说不出...
缺乏收并购经验及专业人才
某央企一线投资人员告诉明源君,去年集团总部拿到了近六十亿并购额度,于是督促区域多接洽收购项目,今年给每个区域定了KPI,今年内至少要拿下2个以上收并购项目。
另一家央企,拿到200亿并购额度后,要求各区域2022年投资额度中,收并购业务占比不低于全年投资额度30%,全年争取通过收并购获取千亿货值。
为了激发一线积极性,还针对收并购制定了单独的激励制度,奖金远高于在公开市场拿地。
但目前来看,收效甚微。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国央企在收并购方面,存在几个短板:
1、缺乏专业性人才
此前拿地基本以勾地和招拍挂为主,很少涉及收并购业务,缺乏积累,也缺乏专业性人才。
比如某地产30强央企投资人员表示,为了推动收并购工作,公司临时搭建了收并购团队,包括投财法审工程成本条线,负责总部推进项目的谈判、研判、交易、协议等工作。
由于房地产行业收并购涉及的环节步骤非常多,甚至会有很多债务上的纠纷,如果不能快速决策,拖得时间越久就越容易黄掉。
虽然国央企为了快速推动收并购开通了专项通道,但决策流程还是偏慢,毕竟是体制内单位,该有的决策环节还是不能少的,城市公司先进行研判,形成结论后上报区域,区域公司再对项目进行筛选,形成意见后上报总部,层层上报,层层决策,每个环节都会产生新的问题。决策效率低、不确定性因素高,甚至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官场思维作祟。
某国企投资人员就表示,他们曾经跟进一个项目,项目研判完成,报价合理,对方意向强烈。但在推进过程中,法务各种风险提示,要提前摸排好这些问题之后再进一步接触,不要操之过急。殊不知,优质的收并购项目,大家都在抢,你不着急,对手很着急,等公司决定可以进场尽调一下了,结果人家转让协议都已经签好了。
国央企收并购拿地
限制太多,轻易不敢出手
二是尽量不能有溢价。
溢价这个事情,在央企国企的内部评估体系中,非常敏感。
为什么要给被收购方赚钱,为什么要给被收购方赚那么多钱?即便有评估报告,也很难说得清楚。
但对于卖方而言,有溢价才是他们的追求,假如价格压得很低,无疑会大大降低他们的出售意愿。
项目选择逻辑变了
命中率太低
收并购的资产包多是骨肉相连、肥瘦相搭的过程,大帐上算得过去就行,但是很多公司的要求是不能有骨头。举个例子,如果这个项目有较大体量的持有商业,这种项目就是骨头,坚决不能要。
但是现如今,只有肉没有骨头的项目基本没有了,即便有,很多业主也不舍得卖。
目前的市场是下行比较严重,很多企业也是熬不住了,不得不接受打折出售资产的结局。但是很多房企对利润率要求很高,比如收一个项目,可能要求地价打5折,才能满足公司十几个点的利润考核。但这样一来,被收购方可能就亏惨了,这样人家图什么呢,还不如直接降价销售得了。
当然,有些地方国企为了形象可能会不计成本兜底,然而,大部分国央企还是要以盈利为导向。毕竟收并购项目也要考核,并不是拿了之后就没事了。在这样的大逻辑下,宁可不拿地也不能拿错地还是主旋律。
3、很看重项目操盘权,增加了收购难度
国央企很看重项目的操盘权,但是目前市面上民企的项目多为合作项目,首先合作方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比如今年以来,国企、央企对民营房企项目的收并购接近10起,总交易金额超80亿元。目前市面上成功的收并购项目,大部分是原本的股东方退出后把股权折价卖给合作方。
其次暴雷房企本身在项目中多是没有操盘权,这种情况下会考虑一起收,但是这样操作的难度无疑更大。因为另外企业不会房企项目的操盘权,且不会同意降价销售,所以折价收项目的逻辑就不成立。
小结
综上所述,其实大部分国央企并没有做收并购的基因。但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为了维护市场稳定,恢复市场信心,国央企会积极响应政府要求去收购出险房企的资产,不排除会有机会捡漏,但更多时候,却很可能是有苦说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