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号

反馈

顶部

土地市场,真有房企在抄底
作者:古月


近日,各地陆续启动新一轮集中供地。

不同于往年多家房企抢一块地的火热局面,今年销售市场下行,参与者变少,导致地块多以底价成交。比如刚刚结束的长沙第三批“集中供地”,22宗地块里面,除一块被提前终止,其他全部底价成交。

一位央企投拓人士告诉明源君,和往年相比,今年土拍市场呈现“价格低、规则松、位置好、竞争小”的特点,是个不错的拿地窗口期。

当下土地市场呈现四大利好

相比去年首轮集中土拍的疯狂,现在的土拍市场对房企可谓非常友好。具体来看呈现4个特点。

一、底价成交占比超7成,给房企留足利润空间

相比2021年之前的地价高企,今年以来,各大城市成交地块溢价率纷纷走低,使房企的利润空间得到保障。

广州2020年广州商住地平均溢价率高达9%,2022年第一轮和第二轮集中供地溢价率分别为5.6%和6.55%,第三轮溢价率仅为0.5%。深圳2020年土地平均溢价率高达26.3%,2022年第一轮和第二轮集中供地整体溢价率分别为15%、9.33%,第三批仅为5%。

不仅对比往年,今年集中供地的溢价率也是逐次走低。2022年,重点22城第一批集中供地整体溢价率约为4%,第二批降至3.05%。另据诸葛找房数据,15城第三轮集中土拍共成交284宗地块,平均溢价率仅为2.75%;底价成交占比达73.94%,明显高于今年前两轮。

溢价率低,利润率自然也就上去了。比如绿城中国就表示,今年上半年实际获取的地块质量很高,净利润接近10%,且拿地兑现度比往年更高。龙湖今年上半年获取17宗土地,其中有一半是零溢价。其也认为,土地市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机会,利润也有保证。

二、土地款可以分期缴纳,资金压力大幅减轻


竞拍门槛和竞拍规则持续放松,对有意向拿地的房企来说,绝对是福音。

利好较大的就是降低竞拍保证金比例,以及允许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此举能够大幅减轻开发商初始拿地压力。例如苏州、南京、三门峡、兰溪等多个城市均将保证金比例由去年出让起挂总价的30%下调至20%,部分城市还允许分期缴纳出让金,在首次缴纳比例不低于出让价款的50%的前提下,剩余价款可在半年或一年内缴清。

还有不少城市调低了土地竞买的门槛,让更多房企可以参与进来。比如上海之前一直采用“招挂复合机制”出让方式,此举虽然有利于规范土拍市场,却也变相抬高了企业的参拍门槛,导致中小型房企被拒之门外。今年,上海取消了复核打分入围方式,全部采用挂牌方式出让,有效申请人即为竞买人。

还有南京。2021年第二批集中供地,南京部分地块要求房企须有二级甚至一级资质。到了今年,南京仅要求房企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以期吸引更多房企参与竞拍。

此外,部分城市的放松方向还包括减少或取消配建要求、取消了竞自持规则、上调项目毛坯限价等,既为企业减轻资金压力,又为企业留有利润空间。


三、很多政府拿出了核心优质地块,风险小


不光是起拍价低,为了防止土地流拍,今年各城市还纷纷祭出优质地块,以此吸引房企参与。


以上海为例,该市今年第二轮集中供地中,长宁、静安、杨浦和普陀四个核心城区共有8宗地块成功出让,占本次出让总建面的15%。尤其长宁区更是拿出1宗样适宜打造低密度别墅产品的纯宅地。据悉,这是5年内长宁区出让的第二宗商品房用地,土地稀缺性可见一斑。

上海第三轮供地质量依然高质,35宗含宅地块中,不乏徐汇区、静安区、普陀区、闵行区等核心区域。例如徐汇区龙华街道地块,位于徐汇滨江核心区域,附近豪宅项目云集。

据克而瑞的报告,2022年上半年22城首轮集中供地地块中有近50%的地块位于中心城区或热点片区,其中重庆、长沙、宁波、杭州、武汉等城优质区域地块占比超过70%。如重庆此次供应宅地均位于中心城区,涉及中央公园、西永等诸多热点板块,长沙也大幅减少了望城区等远郊区的供应占比,岳麓、雨花等主城区成为此次供应主力。

地块优质意味着去化有保证,且风险系数小,对亟需补仓或者调整土储结构的房企来说,具有不小吸引力。

四、超30家房企暂停拿地,对手大幅减少


今年以来,不少房企宣布停止拿地,直接减轻了拿地房企的竞争压力。一位央企投拓人士告诉明源君,公司今年在深圳等核心城市拿了不少优质地块,很多都是底价竞得,没有竞争。

以广州为例,2021年广州首批集中拍地开幕,共有超过60家房企报名参与。其中黄埔黄陂A-6地块吸引超30家房企报名。有消息称,若算上各“马甲”,该宗地有超过300组竞买人报名。

时隔一年,2022年广州第二轮土拍热度急转直下,除天河区燕塘地块进入摇号阶段外,其他地块溢价平平。据悉,本轮几乎所有地块均由国央企和地方平台公司包揽,暂无民企拿地。第三轮土拍延续国央企和地方平台“包场”的态势,15总成交地块中,有11宗地由地方城投类公司(或以联合体形式)竞得,整场土拍依然没有民企参与。

据克而瑞统计,2022年10月,超过九成50强房企无投资动态,2022年“暂停”投资的企业超过30家。

切忌盲目捡漏
现在拿地需要实力和勇气

现在的土拍市场对房企确实很友好,价格也具有足够诱惑力。

对于手握充裕现金流且优质土储不足的房企来说,比如国央企,以及杠杆比较低的中小房企现在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窗口期。

部分房企实际已经行动。保利发展2022年前十月拿地总对价1411亿元,权益比66%,拿地销售比为39%,比去年的33%提升6个百分点。

另据中指院数据,华润置地2022年前十月拿地803亿元,比2020年同期还多出64亿元。建发房产前十月拿地518亿元,去年同期为497亿元。华发股份前十月拿地259亿元,去年同期为127亿元。

怎么判断自己该不该拿地呢?

最关键的指标是自身现金流可以覆盖拿地的资金。地产大咖吴建斌曾提出一个指标:建议房企货币资金和总资产的比不要低于15%,可动用的现金与总资产的比不能低于10%,这样公司才是最安全的。如果要再退一步,那就是今年预留的拿地资金+去化回款资金=逆周期拿地的最大资金额,再多就很难保障房企安全过冬,很容易导致现金流短缺,陷入危险境地。

“这个要求已经很高了,可动用的现金与总资产的比不能低于10%,意味着3000亿元总资产的房企,可随时动用现金要达到300亿元。”吴建斌告诉明源君,当然这只是参考值,每个企业还要结合自己资产质量、可变现能力、可动用现金再去细化。

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房企选择了按兵不动。三批次土拍市场,民企拿地意愿进一步降低,同时央国企拿地力度也出现减弱态势。

核心原因在于房企的信心还没得到恢复。

一方面,虽然目前推出了不少救市政策,但落地效果还有待观察,短时间内房企很难修复信心。

另一方面,销售端迟迟没见回暖,更进一步影响了房企拿地意愿。因为现在对某些房企而言,土储变成了负担,转不起来肯定不能继续拿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投资容错率变小,哪怕是一个局部的错误,影响也很大。所以把握住拿地时机特别重要。

金地副总裁阳侃曾经就指出,同一个城市,不同的项目,在投资阶段可能就会相差5至10个点。同一个时间,投资不同的城市,利润可能相差10至15个点。同一年,在不同节点上做投资,差别可能会达到30个大。这意味着投资时点和时机的把握特别重要。

他建议,在市场不确定与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不要去做同质化的投资,这样带来的投资发展差距和困境会变的越来越差。这就像一艘小船和一艘大船都想开到河对面,如果小船与大船走的是同一条路线,小船怎么会赢呢。

 

他认为,拿地的时候要更多关注在时间周期的配置、结构的配置、城市的配置。一个项目的成功并不代表每个项目都能成功,但一个项目的失败就会带来较大的问题。所以投资的输赢关键在于投资组合,这与投资能力、经营能力、资产库、行业判断、经济判断息息相关。



推荐关注
明源地产研究院
扫一扫,了解更多详情
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
关注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