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社群营销这个词,近几年在地产圈子又活跃了起来。
这一最实际的感受,便是明源君发现最近咨询社群营销的房企,也相较以往多了不少,这不得不引发思考:社群营销最近又开始火了么?
追本溯源,可以发现社群营销从诞生至今,从原来只有出现在文旅地产,到如今逐步受到很多国央企的青睐。这里可以把它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非标企业重点投入打造社群。如阿那亚、麓湖、聚龙小镇等大盘。
第二阶段,特色民企开始发力社群。如东原、融创、建业等房企同样开始推动社群建设;
第三阶段,国央企业开始重视社群。如近两年,华润、远洋等开始组建社群部门,并引入社群人才以推动社群发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首先,后地产时期客户增量减少:当下地产局势,营销被渠道绑架,销售疲软,企业正面临着流量红利减少,获客成本高,转化率越来越低的困境。
另外,客户与房企黏性逐步下滑:伴随这些年地产屡见不鲜的客诉问题,企业与客户间的信任感逐步下降,黏性弱化,由此不足以打动人心促使成交;
最后,客户情绪需求愈加明显:从以往通过粗暴价格战促使成交,到现在,可以发现客户购房越来越注重自身精神需求及情绪价值。
所以,通过用社群构建一种美好生活方式,给到客户对企业品牌认可及居住归属感,从而带来引流,拉近距离,提升客户转化的手段,让企业在行业低谷期中找到一条全新的思路。
那对于城市地产的社群营销,它的运营逻辑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做社群营销,一定要有付出精神
谈起社群营销,它的优势不言而喻:企业高品牌效应,客群的高信任黏性,老带新的高转介比,营销推广的低产出……可以看到,它的本质就是通过塑造企业自身的品牌标签,扩大影响,达到客户增量和转化的提升。
比如著名的“神盘”美林湖项目,在地产逆势周期,通过社群的经营,有效弱化中介占比,项目老带新这一渠道的成交占比今年已接近40%,成为项目拓客的重要来源。
那既然那么好,为什么在市场看到成功的案例总是很少呢?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企业大多想看到它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忽略了它需要长时间的投入付出的,主要包括:
1. 需要有优质产品做支撑
可以看到,社群营销做得好的项目大部分集中在改善、豪宅或者文旅楼盘,原因是这些高品质的项目能让人感到诚意,满足客户做圈层的氛围感;
然而,很多企业做社群纯粹只想着获客,以为只要做好社群运营必定促进客户成交。倘若项目缺乏品质过硬的产品力和服务能力,“社群”就只会变成私人俱乐部,最终客户肯定也不会为了”劣质产品“而买单。
2. 需要有可持续的资源投入
社群营销本身是一个长周期经营的事,免不了对人力、物力、精力的投入,比如平台社群运营人员,空间及配套的设置及大数据的支持分析等。所以,如果没有可持续性的资源投入,最终无法在营销上得到最大化的产出。
3. 需要有长期主义的信念
社群营销是利用持久的品牌效应达到经营效益,它不可能做到立竿见影。一开始是肯定带出付出心态,最终看重的是带来的的投入产出比。但很多企业急于求成,一味强调即时收益,这样就不是叫做社群营销,而是做营销活动。
比如在做美林湖的社群之初,企业的出发点是以“如何能够让业主回家,让业主对家有一份留恋”这个问题着手,成立了互助公社,去掉了急功近利的营销思维和结果思维,最终通过长周期的付出让他最终在营销上获得巨大红利。
做社群营销,”以人为本“才是最底层的逻辑
我们都知道,人是社群最基本的底色,然后也是社群依赖于生存的土壤,所以对人的维护与经营实际就是做社群的底层逻辑。
1. 构建社群人员运营模型,通过线下和线上平台搭建,实现社群可持续发展
社群模式一定是自我驱动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一旦交付后就面临断档,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线上和线下的平台机制,做出的运营无法反作用于项目营销。因此,从一开始,必须核心抓住对人的运营。首先,从线下机制看,最核心的是做好人员的角色定位。需要了解的是,做社群运营它并不是单一部门去操作的,它需要综合物业、营销、业主等人去参与的,所以从一开始就需要对这些人员做好角色分配。明确功能,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美林湖的模式。
美林湖通过 “1+1+1+n“的模式来构建自身社群:
第一个“1”指开发商社群运营官,它设置在营销中心,由营销管理,运营社群,在团队配置上,一定要做好高配,人手贵精不贵多,要有会玩,会热场的本事,同时要善于参与业主的私域流量,做好带动性的传播引导;
第二个“1”指物业部门,也是作为企业和业主联络官的角色;
第三个“1”指的是主理人,在业主内选拔产生,作为业主内发现兴趣爱好,带动情绪的核心人物;
后面的n指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业主,也是参与社群的会员。
然后,作为社群部门,它需要构建好自身组织架构体系。
可以看到,大部分企业一般采用总部-区域-项目这三层组织,其中总部制定社群运营标准,区域公司设有社群负责人,项目上设置单独的社群人员安放在营销部门,和策划、客关、售前、售后等作为部门平行岗位。
针对项目上的社群人员,可以考虑做双向的汇报,除了对区域社群负责人汇报,同时需向营销负责人汇报。而在考核机制上更多针对的是社群运营内容进行评定,有些企业会通过分析活动老带新的比例作为业绩考核。
这种组织架构虽然能很好地和营销形成黏性,但由于考核上存在一定主观性,有时难以用业绩衡量。
基于良好的线下组织体系下,需要完善的线上的平台搭建。1. 构建社群会员注册、活动报名、社群资讯等功能平台,给予业主便利;
2. 利用后台大数据的监测,洞悉社群的发展,从中了解客户的需求,对整个社群圈层的划分、锚定关键业主等有很好的管理输出。
3. 通过线上活动激活全民营销,兑现社群的营销价值
举个例子,美林湖社群不仅拥有丰富的线下活动,还充分利用了明源云客的数字技术搭建了“湖主公社”的小程序和公众号平台,便捷地实现了日常社群活动在线上的组织、报名、互动和反馈,也更方便业主们参与进来。
通过小程序串联起美林湖的全场景应用,不仅提高了社群运营的透明度和便捷性,也使这些线上平台成为了美林湖展示社区文化、传播社区价值的重要窗口。
最后,除了自有线上平台输出,企业自身也需要做好自身自媒体的线上运营,比如小红书、抖音等等,贴切社群的生活,从而吸纳更多的外界人口。
2. 找准人的需求,以社群扩大客户池,老带新拓展目标群体
要经营社群圈层,我们首先要深挖客户的兴趣、需求,并从中形成不同的圈层,然后通过不同圈层的交互,不断扩大新客户池,当社群成员与项目产生深度链接后,会自发地共治,圈子文化和家人文化就由此而来,而这个客户池子会源源不断地作为营销的客户增量。
那如何实现增量呢?核心就在于社群内的关键业主老带新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社群内的人员都可以作为老带新的对象。
根据从东原做社群的了解,他们认为一个社群里大概20%的业主是他们的关键业主,这些关键业主可以存在几种角色功能,比如经纪人,资源者,代言人以及组织者角色,他们是老带新的流量密码,可以给到项目带来引流,而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愿意花80%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去运维好20%的关键业主。
最后,通过老带新实现自获客并兑现成业绩,这是社群营销想达成的目的。
可以看到,东原开发了基于社群老带新维度的量化管理过程&数据诊断模型,将社群老带新从传统摊大饼、高投入的模式转向分层运维、效果运维,建立起3级8类超5000+KOC业主的识别和运维体系,让KOC成为老带新业绩“点火器,让社群真正为营销赋能。3. 硬件配套加持,强调空间利用最大化,给予人交往领地
社群内的人需要有承载的空间,同时也需要具备完善的硬件配套,最终达到开展社群活动的目的,这是社群开展的硬件条件之一。
对很多企业而言,大多时候考虑在小区中新建场地或会所功能,给予客户做私域交往,这种方式属于全新社群空间打造,缺点是会提高经营的成本,在很多项目中,受限于容积率和场地规范要求,另辟一个新开的场地去做活动有时候显得不那么现实;
所以,在保证社群空间配备及成本控制的方向下,学会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空间前期既有原本的功能属性,同时也具备开展社群空间改造的余地。
包括闲置商铺的改造、社区架空层空间、营销中心、物业用房等。举个例子,像项目的营销中心,白天作为项目的售楼处,晚上可作为一个宽敞的社群空间,真正的把营销中心的翻台率得到提升。
4. 活动内容上关注人的情绪价值,提升客户的归属感
社群运营最终的竞争力必定落实到内容运营上,因此需要社群活动这个载体,它可以让客户感受到一个楼盘社区内部的文化,社群权益以及社群的价值观等,从而达到对项目的认可和归化。
要充分理解的是,社群活动本身不等同于营销活动,因为一场营销活动是通过活动费用与转化成果实现费效比的,在各项目的营销活动中这个是常规操作。但不能以社群活动实现房地产的转化来作为社群存在的价值。
对于企业而言,社群活动的目的是如何平衡好做社群活动的经济与品牌效益,这里提供两类思路作为活动的借鉴:
在营销活动赋予更多的情绪价值,充分去考虑和利用自身社群的力量,从人员招募到活动体验,强调社群氛围和生活感的营造。
参考某房企做社群的案例,比如在售楼处,我们总看到亲子甜品烘焙的营销活动,在活动中,营销大部分就是召集大量家庭过来体验烘焙,然后再把成品带回家,这种部就班的活动模式,往往很多客户都是纯粹为了娱乐,一场活动下来也没什么收获。
但如果在这场活动如果邀请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做完活动后,让这位心理咨询师给到每个家庭针对亲子关系的建议,通过在活动种观察每个家庭的行为,给予他们改善与孩子的沟通模式,这种活动自然就会把活动调性得以拔高,同时也会给到客户意向不到的的体验,在客户心中,也会埋下对楼盘人文情怀的一颗种子。
在社群活动的经营上,建立自身的品牌标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建立自身的内容IP,这些内容IP在活动经营的重复性、主题性上都得以体现,只有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客户视野中,人们记住了,这个IP才得以成功。
在呈现方式上,这些活动的IP可以是有形或无形的方式。
有形的IP主要从社群场景上出发,通过图像、音频等模式给予场景的描绘,从而得到信息的传达。
无形的IP主要集中在服务IP上,利用大数据对客户的行为、习惯、爱好等调研之后,形成清晰的用户画像,再通过活动内容去给予服务,而这样的服务必定是个性化。
举个例子,比如同样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本质,但很多社群活动更多是集中在客户的兴趣爱好上做文章,这些活动虽然能照顾到客户情绪,但对人的记忆点就比较低,更多是做一个兴趣爱好班展现。
但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客户的生活方式出发,倾听他们生活需求,类似某些房企会成立一个好习惯打卡社群,每天只是提醒业主喝水、按时睡觉等,这些活动虽然看起来不显眼,但对人性的关怀就非常到位。
包括建立辅助老年人享受数字化生活的社群,像有的老年人,有的连智能手机都没有,更别说操作手机上的小程序软件,通过教老年人使用手机,能让他们在社群中感受生活的变化与进步,增加客户对社群的认可。从客户的生活点点滴滴出发,真正发挥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且这些活动本身成本不高,但对项目的品牌认知和影响缺大有帮助。
最后,社群活动其实更多是围绕老业主,吸引新客户,扩大公众影响这个目的而展开,因此针对邀约客户参与活动,一定要思考客户构成的比例。比如某房企会按照“5311”原则进行参与人员邀约和招募报名,所谓的“5311”指的是50%的老业主,30%的老带新意向客户+10%的内部社群工作人员+KOL/媒体宣传者,在保证参与者数量的前提下,也利用媒体传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强调质量。
过去,在营销为王的地产黄金时代里,业绩指标胜过用户运营,大多数房企都追逐在业绩销售额的图表上,从百亿千亿到万亿……
但这一方式在如今的地产形势不再适用,毕竟用户更个性了,需求越刁钻;
而做城市地产的社群营销,是能让房企停下脚步,了解这些客户真实需求,真正思考社群精神内核,如何去给到客户一个更美好的家。
无论如何,社群营销,对房企还是客户而言,无疑是一种双向共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