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代建企业上半年的业绩陆续出炉。
从数据来看,如今的代建行业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代建的整体规模仍在增长,且毛利率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今年前六个月,28家典型地产代建企业新签约代建建面73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而2018—2023年的平均增长率高达23%。两个数据一对比,增速的放缓态势一目了然。
更人代建企业担忧的,可能还是代建赚钱效应的减弱。不仅代建费在下降,代建费收取难度也越来越难。
尽管代建依然处在上行通道中,但道路却已开始变得拥挤崎岖。
今年上半年,代建企业的攻势依然强劲。
尤其是旭辉建管,上半年新签面积729万平方,首度超越蓝绿城体系,跻身行业第二位。新增合同额超22亿元,更是超过了去年全年的签约金额。
另一家正在奋起直追的品牌,是龙湖龙智造。成立于2022年的龙湖龙智造,上半年新签约代建项目26个,总建面432万平方米。累计销售额达到40亿元,无论是新签规模还是代建销售额,都已经位列行业TOP4。
“合伙人”模式,成为代建企业加速做大蛋糕的“杀手锏”。通过将各地有深耕经验、有项目资源、有人脉关系的人发展为外部合伙人,借助合伙人拓宽代建项目来源。
这一模式,最早源自中原建业发起的“城市合伙人制度”。而后同行纷纷跟进,如今已发展为行业的通用“配置”。典型如绿城管理“百川计划”,旭辉建管“千帆计划”,金科开管“同路人计划”,等等。
以旭辉建管为例,今年一季度末启动的合伙人制度“千帆计划”,短短几个月间已初见成效。据其5月份发布的一阶段成果回顾,千帆计划前两个月就帮旭辉建管新签8个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90家企业涉足代建领域。与此同时,玩家的阵容还在进一步扩容,今年又陆续有一些房企进军代建领域。
比如美的置业在6月份宣布剥离房开业务,转向轻资产开发业务。重组以后,美的置业将专注于物管、商管等经营性业务及代建代销业务等。
招商蛇口在年初宣布设立独立代建专业公司“招商建管”,成为首个成立独立代建公司的央企。
行业的竞争,彻底走向白热化。
随着越来越多房企押宝代建,这条赛道不可避免的陷入“过热”风险,“恶性竞争”的苗头开始萌芽。
1、企业规模焦虑凸显,恶性竞争开始冒头
“代建行业短期之内是规模承压的状态。”
在中期业绩会上,绿城管理的管理层如是说。
从数据上看,绿城管理依然稳居行业第一,但增速明显放缓了。上半年新拓代建建面1746万平方米,同比增幅1.1%。
尽管行业上升空间仍然有很大想象力,但激烈的竞争之下,企业对于规模的焦虑开始显现,业内出现了一些恶性竞争的苗头。
房地产过往“低价中标”、“过度承诺”等痼疾,开始蔓延到代建领域。比如有的企业为了拿到订单,以压低代建费率,承诺项目实现高利润为条件诱导签约,最终引发了委托方欠费或者解除合作的纠纷。
就像此前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晓松曾说的,“代建要赚大钱,又得回到规模的老路上。现在地产行业离职的的人多,所以经常会挖几个人去干轻资产代建,未来的竞争变成了价格的竞争,就不赚钱了,又到了红海。”
这是大多数深耕代建的企业所不愿看到的。
2、费率下降,代建赚钱效应正在减弱
更大的压力,恐怕来自代建费收取周期的延长,以及代建费率的下降。
比如,上半年绿城管理收取了14.14亿的代建费,同比下降了27.7%。
绿城管理的管理层表示,主要是由于行业疲软,部分地区销售去化出现滞后,进而影响到代建费收款。
而拉长时间来看,代建费率的下降,将持续影响企业后续的利润。
虽然上半年新签约的代建建面同比微增,但代建费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8.1%。新拓项目中,政府、国有企业委托方及金融机构占比达到七成。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政府代建的毛利率是有所下降的,同比降幅达4.4%。
管理层也直言,“今年代建行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规模增速放缓、费率下降的态势。代建行业从之前几年的高歌猛进,已经到了现在增长放缓,甚至阶段性有些减弱的情况。”
作为行业“老大哥”的绿城管理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企业了。事实上,整个代建行业费率下降已成普遍现象。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就显示,2023年,典型代建企业净利润率均值为23.9%,较2022年已下降1.4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下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大概率延续下降趋势。
这一方面是受竞争加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政府代建类占比上升有关。
地产代建,按照委托方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政府代建、商业代建及资方代建。其中,政府代建是这两年房企重点押宝的赛道。
政府代建类项目的优劣势非常明显,优势是业务相对稳定,劣势是利润率整体较低。因此,目前很多代建企业将政府代建作为稳住基本盘的底舱业务,政府代建业务的占比在持续上升,不少已达到50%以上。
伴随着政府代建业务的占比提高,代建业务的整体利润下滑也是必然趋势。
尽管代建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但玩家不断增多,利润率下滑,以及委托方的要求提高,代建企业的压力也逐年增高。如今的代建企业,也不得不“卷起来”。
1、卷订单,代建方也要拼“找钱”能力
房企之所以将代建视为转型的首选,首先是看中代建的“轻资产”模式。作为代建方只需要输出管理能力,不需要背负过重的资金压力。
不过,在当前,轻资产的代建方,也不得不跟“钱”牵扯上关系。
比如,帮委托方“找钱”
前面提到,这两年政府代建类项目在企业业务中的占比不断提高。这类项目的委托方以地方城投为主。
当前城投面临的化债压力并不小,融资也颇受限制。
这几年城投托底拿了大量的土地,土地开发需要巨量资金投入。当地主家也没余粮的时候,代建方也得想方设法帮委托方“找钱”。比如嫁接金融机构或者是民间资本入股项目,或者做明股实债;又或者通过公募基金的形式帮忙募集资金。
又如,直接参股。
蓝绿双城就在全力推广“共建模式”。
共建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轻重结合。地方国企和民企合资设立项目投资公司和共建操盘公司,蓝绿双城与地方国企相互持股,国企成为股东并且参与决策。
可以理解为“小股操盘”模式。
在蓝绿双城看来,传统代建模式已成红海,未来,结合重资产投资与轻资产操盘的“共建模式”,更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2、卷管理,代建企业纷纷“降本增效”
尽管目前代建业务的毛利率普遍仍在50%以上,但下行的趋势依然让企业变得警觉起来。
越来越多的代建企业,强调向管理要效益。通过来降本增效,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比如,建立业务全周期的标准体系,规范各个环节的流程及动作。
如绿城管理发布的“M登山模型”,将代建服务的全流程比作登山之旅,指导代建团队在服务全过程中,以规范化、流程化的专业服务,提高委托方的满意度。
再如,引入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全流程控制。
比如金地管理通过对不同代建业务场景的研究,建立了一套覆盖代建业务全流程及多对象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在提升内部管理效果的同时,也为双方信任关系打下基础。
举个例子,利用数字化看板实现经营数据的可视化。委托方通过一面大屏就能实时、直观的掌握项目的经营情况,不仅满足了委托方的管理要求,也降低了双方的沟通成本。
又如,细化的管理的颗粒度。在项目推动过程中,详细制定代建管理投入的费用及控制支出计划,同时保障委托方各层级管理人员对各级事项的知情权,提升决策效率,等等。(与作者交流,请加微信:yejiandeyu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