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号

反馈

顶部

地产人年终奖出炉,这些岗位最高…
作者:黄志宏

前段时间,为了解地产人的生存情况,明源君在公众号上发起了《2024年地产人年终奖》的线上调查,在过去1周多的时间里,我们陆续收到了来自不同房企不同岗位地产人的答卷,累计将近200份,在这里感谢各位读者们的支持。

调研的时间比较仓促,虽说数据样本量不是很大,但也足够反馈出当下地产行业的收入水平。



年终奖不仅被视为是一种福利,更是对大家一年下来辛苦劳动的认可,那么地产人的年终奖的真实水平如何,下面来给大家公布一下。



近7成地产人有年终奖
年终奖业绩导向愈加明显



先看一组数据,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职场人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房地产行业年终奖平均值为7098元,在各个行业中排名第3,基本与2023年持平。抖音转化效果一清二楚,点击了解视频营销助手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基于2024年职场人满意度调研数据统计分析

从宏观数据看,今年地产人年终奖持续稳定。不过从具体调查结果看,实则“冷暖参半”,并且受年终绩效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首先,房企发放年终奖正逐步两极分化。



据明源调查显示,有将近7成左右的地产人已确认会有年终奖,在这些发放年终奖的房企中,国央企占比45%,民营企业占比31%,混合制企业占比为19%。

数据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问卷调查

这些企业大部分呈现出来2个特性:

一、大部分是头部国央企或地方头部民企。



像华润,招商,越秀,绿城等地产龙头,由于24年销售业绩亮眼,自然成为年终奖发放大户;外,类似像深耕本土的地方龙头、城投企业等,还有部分不以地产为主营业务的私企,虽说业绩创收不够亮眼,但得益稳扎稳打,也有微薄利润,因此也能按时发放年终奖。

不过,据悉大部分国央企在春节前就启动年终奖发放,而民营房企需要到春节后再发年终奖,时间上还是有所差异的。



二、发放年终奖的房企大部分集中在核心城市。



大部分能发放年终奖的房企集中在在一线,强二线的城市深耕,比如此次调研中,驻扎在省会城市,强二线城市的房企占比就超过了8成;



可以看出,随着地产行业的分化,也导致地产人在收获年终奖呈现两极分化,不仅体现在企业性质上,在不同城市,年终奖的发放也存在差异。



其次,能发放年终奖的岗位大部分集中在技术型和销售型的岗位。



据调查显示,除了管理岗外,能发放年终奖的主要集中在成本,工程,设计及营销这四大岗位,其中工程人的占比最高,有3成左右,其次成本,设计,营销等三大岗位占比也有13-15%。

不难理解,随着地产愈加强调专业化和业绩,技术型和销售型的人才成为行业的“香饽饽”,而他们也成为行业的风口岗位,成为公司创收的重大“功臣”,因此收获年终奖不足为奇。



此外,从岗位构成情况看,基层专业,中层专业及中层管理的人才占比分别为31%,50%和17%。

数据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问卷调查

可以看出,高经验,高能力的人仍然可大几率获得年终奖,这也愈加强调公司的精英化策略,尤其对于技术型和销售型的中坚力量,绩效考核稳定,依然在行业享受红利,而相反基层员工在获取年终奖上就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最后,岗位年终奖分化明显,大多绑定绩效考核



从拿到年终奖倍数看,少于1个月的占比11.4%,1-2个月的占比23.8%,2-4个月的占比32.4%,4-6个月的占比15.2%,而6个月以上的占比在17.1%;



数据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问卷调查

而随着职级越高,地产人获得的奖金倍数及金额也在逐步攀升,从结果看:

基层专业岗位的奖金倍数集中在1-3个月,年终奖平均值为2.7万;

中层专业岗位的奖金倍数在3-4个月,年终奖平均值在7-8万;

中层管理岗的奖金倍数在5-7个月,年终奖平均值在25-27万;

高层管理岗的奖金本书在6-8个月,年终奖平均值在35-50万。

不过据悉,所谓的“年终奖”,其实是从每月工资中扣除一部分,达到绩效就在年底按“年终奖”的名义发放。



像大部分的国央企实行4-6开,3-7开的绩效考评,逐步降低了固定薪资,提高了绩效占比,除了要看企业的业绩,甚至还要看部门绩效考核,据某同行反馈,在2024年实际拿到的绩效工资打了7折,可见,要想真正的获取100%的年薪,难度还真是提升了不少。



而在这些年终奖金中,有一部分甚至是在追讨往年的奖金,虽说账面上看到他们拿的年终奖比较高,但实际背后的压力和心酸还是比较大的。


地产薪酬持续缩水
仅3成地产人对薪酬持满意态度



除了了解地产人的年终奖,2024年地产人的薪酬情况也是值得我们关注。通过数据分析,24年地产从业者的月薪主要分成三档水平:



第一档是基层岗位,薪资在0.5-1.2万;

第二档是中层岗位,薪资在1.5-2.5万;

第三档是高层管理岗,薪资一般在3万+。

那么,当下地产人对这个薪资情况算满意吗?



从调查结果得知,2024年约有76%的地产人在薪酬有了调整,而调整后地产人的态度如下:

约43%的地产人对自己的薪酬持有不太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的态度,32%的地产人保持中立,仅有25%的地产人是持有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态度。

数据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问卷调查

也就是说当下的地产人,10个从业人员仅有2-3个人是对自己目前的薪资满意。



明显看到,这几年的地产低迷对行业的收入造成了不少冲击,地产从业者的薪资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方面,大部分的地产人的薪资仍在持续下滑。



在调研人员中,约有60%的地产人在24年薪资下滑10%以上,其中下滑10-30%的比例最大,有28%,大部分都是基层还有中层的专业人员;此外,约24%的地产人薪资无明显调整。



数据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问卷调查

本以为这是行业一时的颓势,但没想到成为持久的“降本”危机。

据悉,在2022年收入调研中,某机构就表示有70%的地产人表示收入下滑,可见,这三年行业的低迷让地产人的薪资一直在持续下降。



而这股低迷的行情也让地产行业不再成为别人口中的“香饽饽”,据统计,当下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工资为年薪约9万元,这已经是低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



另一方面,‌许多公司隐性福利逐步减少或取消。



比如以往很多公司的车补、房补、餐补等,已经逐步没有了踪影,甚至有些公司在公积金的缴纳比例上逐步降低,从12%降到了8%,甚至到了5%。



没有了高底薪和福利保障,再叠加绩效考评越来越苛刻,地产从业人员的生存空间逐步收缩。



不过,虽说大环境薪资下滑,但从数据反馈看,仍有部分房企的岗位还是在涨薪的。



这些涨薪的岗位无外乎是“好城市+国央企+技术型/销售型岗位”,比如地产工程人,是当下仍有竞争力的专业岗位,随着地产逐步注重后期交付品质,工程人才逐步备受重视;

此外,相较于其他岗位,工程人在晋升项目总,管理层的岗位垂直路线上更有优势,这也会让他们薪酬更有提升的空间。



无论如何,可以看出”高效产出,精英管理“已经成为行业的代名词,对地产人而言,挑战和机遇还是并存,要想获得高薪,自身的硬实力还是必不可少的。



后地产时代
完善的奖惩考核机制非常重要



最后,针对当下的薪酬及年终奖,我们也深入了解了地产人的想法和建议。



大体上地产人对当下的行业形势还是比较理性的,大部分人虽有无奈,但也理解,不过,他们也对目前行业的薪酬结构提出了一些看法,总结出来有三大点:



1.首先需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做好岗位量化评判。



虽说行业的下行无可避免,但房企也不应只有降本,该有的工作上奖惩机制还是要坚决执行。



比如,当下很多公司的岗位其实缺少KPI量化评判,尤其是技术型的岗位,不像销售用业绩说话,大部分都是依据领导的主观想法进行评判,这种考核无疑是缺乏明确的计算法则,严重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一个良性的绩效考核,除了在静态上有评判指标,多元化考核内容,动态上也会调整指标以适应公司战略和市场变化。

像有些房企会引入360度反馈机制,不仅有领导,还有同事的打分,打分的结果公开可见,全面提升考核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2.奖金发放因增加公开透明,做好核心人员的奖励机制。



据反馈,时下部分房企由于业绩创收不佳,导致年有些公司会一言不发就直接取消了年终奖,业内很多人也因为得不到交代一脸困惑。



因此,公司更应明确年终奖的发放标准,增强透明度,避免员工误解。



同时,根据员工的绩效和贡献差异化发放年终奖,重点关注关键岗位和核心人才,适当提高其奖金比重。



当下房企的跟投等机制也已经逐步减少,但部分房企还会设置“留存奖”,鼓励员工长期留任,这种也算是给员工增强了信心。



3.保障基层员工的薪酬,奖金发放更应该多频次。



从当下的薪资水平看,部分的房企的年终奖说是绩效奖金,但这部分是从基本工资切割出来的,并不是所谓的年终奖,而且很多公司会把这部分钱积压到年底,发放周期较长。



除了要在绩效奖和年终奖有明确的界定外,这些奖金的发放频率还是做好适当的调整,比如可以适当地分离年终奖比例,增设季度奖金,这样一来可以给到员工保障,提升员工积极性,二来避免年底大量奖金包积压,让发放机制更为合理。



总结:

总而言之,能拿到年终奖固然是惊喜,但没拿到也不必垂头丧气,毕竟在这个年头,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对地产人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无论如何,一年已过去,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希望行业能早日复苏,每位地产人能在职场上发光发热,早日发财!明源君也会陪伴大家,一起共同成长进步。

推荐关注
明源地产研究院
扫一扫,了解更多详情
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
关注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