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投公司最近就遇到一个难题:整个公司只有一百来号人,近期要交付的房源合计有上万套。既要按期交房,还要防止出现客诉事件。公司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大规模交付,可借鉴的经验几乎为零。随着交付高峰期的来临,一批城投都为这事忙得团团转……自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转向以来,城投拿地强度一直居高不下。数据显示,2021-2023年,城投拿地占比一直维持在50%左右,撑起了土地市场的半壁江山。到了2024年,占比更是飙升至64%,达到近年来高峰。尽管整体开工率比民企及地产国央企低,但基数上升还是带动城投开工量的增长。2024年-2025年,大批项目迎来交付阶段。一方面,除了普通商品房外,城投开发项目中有大量民生类项目,如共有产权房、人才房、安置房等。再加上城投政府背书的属性,业主天然抱有更高的期待。另一方面,这几年房企出险、项目烂尾的问题,让许多购房者变得极为敏感。比如有的项目由于对业主反馈的整改问题响应不及时,被客户曝光到社交网络,进而发酵成为群体性的客诉。在这个特殊阶段,任何一项交付工作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而从目前来看,城投面对大规模交付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首先,这几年托底拿地成主流,就连从未涉足住宅开发的城投也纷纷下场,这类城投公司操盘经验不足,人员配备不完善,面对扎堆而来的交付无从下手。其次,大部分城投公司交付管理手段较为传统,交付过程效率偏低。举例来说,验收材料全部为纸质版,工程师拿着打印出来的户型图去验收,把问题标注在图上,再由承建商再拿着图纸逐一检查整改。比如,图纸破损或丢失,看漏看错导致部分缺陷被忽略;标注不清晰,找不到对应问题项等等;且资料整理工作量巨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容易出现错漏。这也为项目复盘造成不便。再者,大部分城投公司地产板块的人员配置不全,很难承接大规模的交付工作。近年来,很多地产项目都陷入“一交付就维权”的怪圈。客诉的成因,总结起来无非两类:一是产品质量问题,即存在明显瑕疵或货不对板,达不到业主预期。二是服务问题,与业主沟通不到位,对业主反馈问题响应不及时等。过去房企总觉得,业主是非专业人士,“忽悠”一下就好。现在发现,业主正在变得越来越懂行,越来越“挑剔”,不仅提前功课、建业主群、还聘请第三方验房机构或人员验房师协助收房。而且,产品和服务两手都要抓,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客诉风险。那么,人少事多任务重的情况下,城投公司如何应对交付潮?明源君复盘了多家城投公司的经验,认为核心抓手有两个:众多城投公司引入明源云移动验房系统,实现了内验和交房流程提效提质,顺利完成了项目交付。一方面,将交付流程内嵌进系统里,就实现流程标准化。即便没有交付经验的员工,只需跟着手机里的检查标准和流程指引,也能轻松上手;另一面,将交付流程从线下上“搬”到线上,借助AI技术,实现数据自动抓取、分析、统计,减少人工收集、整理环节,提升工作效率。传统模式下,验房工程师需线下纸质登记问题,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错漏。使用移动验房之后,验房工程师直接在系统里登记并上传问题照片(支持离线上传),直观清晰。还能与业主共享数据,业主可以在线确认上报的问题清单是否完整、准确。问题登记完成后,可以当场引导业主在手机上电子收楼书书签名确认,高效便捷,避免客户下楼或离开项目后反悔。业主自带的第三方验房工程师出具的验房报告也可以同步上传,系统内置的AI功能可自动识别房间部位及检查项,自动匹配检查标准,并生成问题清单,并一键补录到系统里面,形成统一的问题台账。其次,质量缺陷自动派单。
传统模式下,开发商需要对收集回来纸质资料进行整理,并逐一录入到Excel表格上,再反馈给承建商进行整改。采用移动验房,系统自动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自动分派给对应的工程负责人。
或者生成带有图片的问题清单,方便开发商打印出来再派单。
整改完成后,由监理验收并拍照上传系统作为留档。
最后,整改验收可闭环。
批量交付情况下,一个项目成千上万个业主,每项资料一式三份,单是整理资料就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料保存难,后续的整改验收同样繁琐。
使用移动验房系统后,数据全部在线化,“问题提交-自动派单-拍照验收-业主确认并关单”整个过程完整闭环,随时随地都能跟踪查看进度。
每天的数据轻轻松松就能导出,极大简化工作流程。
一部手机在手,就能完成整个交房工作。
这不仅实现了开发商交付工作提效,也让交付流程更透明,沟通更通畅。极大提升业主的体验感。
举个例子,传统模式下,业主对房子质量有疑问,只能面对面或打电话反馈。
大批量交付的时候,客观根本忙不过来。一旦响应不及时,很可能导致业主不满,进而引发投诉事件。
有了移动验房,业主可以在线反馈问题。整改进度、整改结果都在线同步,避免信息不对称,让业主拥有满满的安全感。
据应用该系统的城投公司反馈,移动验房对提升交付率效果显著。
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又一次得到印证。